淡水淹溺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主要是由钠离子和氯化物浓度降低引起的。

钠离子在体内具有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作用,而氯化物则参与调节酸碱平衡。淡水淹溺时,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水分导致血液稀释,进而引起钠离子浓度下降;同时,体内的氯化物浓度也因水分子进入细胞内而减少,导致氯化物浓度下降。这些变化会引起低钠血症和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进一步引发水肿、头痛等症状。
若患者还存在肾功能不全或长期腹泻等疾病状态,则可能导致钠离子和氯化物排泄增加,加剧电解质失衡的风险。
因此,在处理淡水淹溺患者时,应密切监测其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任何潜在的电解质异常,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