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引起尿钾排泄增加,从而导致电解质失衡、低钾血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高氯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损害。

1.高氯性酸中毒
高氯性酸中毒是由于体内氯离子浓度增加导致血液pH值下降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该情况会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以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长期发展可引起心律不齐、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2.低钾血症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钠和排水来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钾的平衡,导致其从尿液中丢失过多。低钾血症会引起肌肉无力、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脏骤停。
3.代谢性碱中毒
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氢离子,使氢离子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引发代谢性碱中毒。此病可能导致口干舌燥、思维迟钝及四肢麻木等症状。
4.肾功能损害
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脱水,进而影响肾脏的功能,长时间或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加重以及血压升高等症状。
5.电解质失衡
利尿剂会加速水分的排泄,同时也会带走身体中的电解质,导致电解质失衡。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跳不规则、痉挛或抽搐等严重健康问题。
建议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因利尿药引起的电解质失衡。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