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泌尿系统疾病 > 泌尿科资讯

泥沙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举报/反馈
2023-08-30 06:27:4239健康网

泥沙结石可能是由尿液滞留、代谢异常、长期卧床、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液滞留

尿液滞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其浓缩和结晶化,从而形成小颗粒状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并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泥沙样结石。对于尿液滞留患者,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2.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分解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尿液中积聚并形成结石。针对代谢异常引起的泥沙结石,可以考虑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碳酸氢钠片等药物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3.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延长,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体位改变策略,如定期翻身,以减少尿液滞留的风险。

4.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降低身体新陈代谢率,进而影响尿液的排出速度和质量,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增加日常活动量,例如散步、打太极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尿液排出。

5.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包括摄入过多的钙、草酸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浓度增加,容易形成结石核心。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牛奶、菠菜等,可降低结石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