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惹小便怒!恐下尿路症上身

  天冷爱憋尿,或是易频尿、夜尿,小心下尿路症状缠身!医师指出,门诊中,最常见的就是小便不顺畅。换句话说,就是小便不开心,这在泌尿科学中统称为下尿路症状。在男性以摄护腺肥大居多,女性则是以尿路感染最常见,目前可透过“尿流速筛”评量问卷,找出原因对症治疗,让尿尿顺畅健康无负担。

  新北市亚东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吴维哲指出,泌尿科常见的下尿路症状可有以下7种,包括:频尿、急尿、夜尿、小便的尿柱变细、解尿困难、延迟排尿、排尿中断及严重的残尿感,以上这些状况普遍存在于良性前列腺肥大的男性病患身上。

  天冷憋尿 尿道容易感染

  在女性方面,若解尿疼痛、尿个不停,有可能产生尿路感染风险;临床上发现,很多老年族群女性,平常就会频尿、急尿、夜尿等,有点类似尿路感染症状,但大部分是子宫压迫膀胱造成,未必是真的尿路感染。但有解尿疼痛、尿液混浊有异味,甚至尿中带血,就可能是泌尿道发炎,不可轻忽。

  特别是近日天冷憋尿导致排尿困难的案例增多,而引起排尿困难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由于膀胱出口阻塞,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尿道狭窄血尿(血块)、膀胱及尿道肿瘤等,也有些病患是因为长时间憋尿造成,像是长时间塞车,或是因为天冷懒得起床上厕所等。

  排尿障碍 尿流速筛评量揪原因

  吴维哲医师强调,基本上下尿路症状,可分成膀胱储尿的问题,以及排空的问题;目前可以用“尿流速筛”图解量表找出病因。这是一种简单且不具侵入性的检查,此项检查只需病患在喝下足够的水后,上到检查台解尿,即可获得一些资讯供临床做判断。

  同时可利用评分量表(AUA/IPSS symptom score)来做为度量,其中有7个症状选项,每个选项可从0至5分来作为区别,0分是无症状、5分为最严重,加总后最严重的满分为35分,而0至7分为轻度、8至19分为中度、20分以上则属于重度排尿障碍症状患者。

  膀胱敏感 多心因性压力

  虽然解尿流速图无法呈现出解尿困难的确切原因,但却可做为临床上有效的初步筛检工具,找出需要进行进一步诊察的患者。事实上,很多民众虽有一些小便症状,但不都来自良性前列腺肥大。如果仔细分析病人的原因,有时候发现病人可以是完全正常的膀胱及尿道,这些小便症状可以来自于精神状态,或是心因性的压力问题。

  然而,有部分病人的膀胱是比较敏感的,因此会导致膀胱在较小的容量时即有强烈的排尿感觉,也会显得较为频尿。另外,对于年纪不大的病患,如有小便症状者,可能是来自于尿道外括约肌的放松不良所引起,因此,对于这类病患都必须给予仔细评估来排除并作鉴别诊断,以避免不正确的药物治疗镇力或是过度侵入性的手术治疗。

  医师提醒:

  对于有下尿路症状的民众,应尽量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吃消夜,而有夜尿习惯者最好避免在睡前饮用大量的饮料,假如口渴难耐,就以漱口的方式来湿润喉咙,至于习惯开暖气睡觉者,务必控制室内溼度,在室内放盆水,提高溼度可避免口干舌燥,不断饮水;同时不要憋尿。

2014-12-27 00:02:42浏览1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胃食管反流吐血
胃食管反流吐血可能是由于食管出现炎症、食管黏膜受到损伤、胃癌等原因所导致,患者应在明确病情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食管出现炎症 当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或是经常处于细菌多的环境中,则会引起食管炎症,患有食管炎症的患者会出现食管部位疼痛、红肿等症状,在炎症受到刺激或吞咽时,则会引起胃食管反流吐血。此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物来治疗,如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药物。若药物对患者的病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手术如食管切除术等,当原发疾病治愈后,患者胃食管反流吐血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2、食管黏膜受到损伤 若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冰冷的食物,则会刺激到食管黏膜部位,导致食管黏膜部位出现损伤,患者此时吃东西或是喝水,则会引起胃食管反流吐血的现象。此类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若吐血的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给予输血治疗。 3、胃癌 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吐血的症状也可能是由胃癌所引起,胃癌是一种胃部的恶性肿瘤,在晚期时,会出现呕吐鲜红色或者暗红色的血液这一症状,还会伴随出现难以下咽、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若存在这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胃癌的患者可以通过放疗、化疗或服用靶向药物等方式来控制病情,常见的靶向药物有雷莫芦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