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前列腺炎多为医源性二重感染
大家知道,近年来,泌尿生殖系真菌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多为医源性二重感染。一般认为真菌潜伏在人体的口腔、肠道、皮肤和阴道内,作为寄生菌而并不引起任何症状。当寄生菌与宿主之间内环境的稳定性失调,特别是在抗生素的干扰或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时,寄生菌可转化成致病菌。
从理论上讲,女性外阴、阴道的真菌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来源,通过长期的性接触,真菌可经男性泌尿生殖道逆行感染到前列腺,从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然而,某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反复直接向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易引起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了真菌进入前列腺的机会,容易诱发前列腺的真菌感染。
前列腺的真菌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对于那些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要考虑前列腺真菌感染,尤其是继发性的真菌感染的可能。对这些患者,一旦诊断成立,应立即停用广谱抗生素、停止穿刺插管等治疗,给予有效、足量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时诊断不太容易,也可以给予诊断性的抗真菌治疗,这样既不会造成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又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多数免疫抑制患者的前列腺炎都与前列腺真菌感染有关。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中前列腺炎实际发生情况也可能被低估了。显然,确定是否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的真实流行病学和发病率还需要依据对真菌的培养和DNA分析等详尽的微生物学研究。
前列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虽然真菌性前列腺炎属于前列腺炎的一种,但在临床上,真菌性前列腺炎不常见,因此真菌性前列炎也是比较难诊断的。
真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常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相似,表现为会阴部不适,排尿时尿色浑浊,可以有无菌性脓尿,尿后滴沥疼痛,射精痛等,可伴有直肠下坠等症状。而真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一般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常常具有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史以及不规则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史。患者的妻子或性伴也有反复发生的真菌性阴道炎症状或病史,通常需要依靠病原学诊断进行鉴别。
那么临床上出现哪些现象应考虑真菌感染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这里谈几点建议,如有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合并真菌感染:
1、患者出现前列腺炎的症状并接受治疗已经半年以上,而医生似乎已经对治疗失去信心。
2、经过许多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后,前列腺炎的症状仍然不见好转。
3、与前列腺炎症状相伴行出现许多其它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前列腺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排尿疼痛或排尿困难,尿内含有血细胞或白蛋白,直肠刺激症、直肠肛门刺痒,性欲降低等。
前列腺的真菌感染主要为致病力较强的白色念珠菌,诊断主要采用前列腺液直接镜检法,在标本中找到细长的菌丝和孢子体可诊断。如果采用革兰氏染色,可以把菌丝和孢子染色为不均匀的蓝色。此外,也可采用培养真菌及前列腺活检的方法辅助诊断。目前没有前列腺真菌感染的确诊标准,人们在诊断尿路真菌感染时,一般以尿液培养真菌菌落〉10。000个/ml为诊断标准。PCR方法也可以用于真菌感染的诊断。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