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尿失禁?预示着什么疾病?

  膀胱内尿液不能受到控制而自行流出,称为尿失禁。分为真性尿失禁和假性尿失禁两类。

  真性尿失禁主要包括两种。主动性真性尿失禁是指由于逼尿肌强直性收缩,导致尿液克服括约肌收缩而排出,从而失去主观性控制,这类患者的膀胱通常处于空虚状态。被动性真性尿失禁是由于括约肌受到破坏、瘫痪、或存在异常瘘道等病因导致尿液不能控制。

  如由于膀胱经常处于过度充盈状态,而导致尿液不断滴出,称假性尿失禁,或充盈性尿失禁。

尿失禁?预示着什么疾病?

  尿失禁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真性尿失禁的常见于严重的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及婴幼儿遗尿等;某些神经疾病导致的膀胱痉挛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等也可表现为这种类型的尿失禁。被动性真性尿失禁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脱垂、分娩所致尿道括约肌损伤、过度的尿道扩张、前列腺摘除术后、脐尿管瘘输尿管异位开口等。临床上常见于经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多属这种情况。

  充盈性尿失禁患者的尿道括约肌本身并无异常,而常见于各种疾病导致的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神经原性病变(如脊髓痨)等,还常见于脊柱损伤早期的脊髓休克阶段。

  夜尿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通常,由于在晚餐后饮水不多,进食也少,且入睡后体内代谢减低,血流缓慢,流经肾小管的原尿得以充分重吸收,故夜尿总量显著少于白天的尿量。导致夜尿增多的常见原因有:肾功能不全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健存的肾单位数目不断减少,代谢废物潴留于体内,残存肾单位需不分昼夜的连续工作,因此表现为夜尿增加;肾小管间质病变时,因肾浓缩功能受损,病变早期即出现夜尿增加;排尿性夜尿发生于机体存在水分潴留时,如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晚上卧床后,肾脏血液循环有所改善,利于体内潴留水分排出,表现为尿量增加;精神紧张患者(如长期遗尿者)的夜尿增加称为预防性排尿,逐渐会形成习惯,即精神性夜尿。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萧锡瑜)

2010-08-21 06:57: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