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男性 > 保健常识

叮嘱:餐后半小时是“养生黄金期”,养成3个习惯,受用下半生

举报/反馈
2021-06-28 10:23:2239健康网

“过午不食”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后一杯茶,助肠胃消化”

……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养生的关键节点,因此才有了上面这些脍炙人口的说法。最近,某些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提出:饭后应该“葛优躺”,否则大脑会供血不足,随意走动还会导致胃下垂。

小九只能说,对于这种张口就来的“科普”,我们不要急着模仿,而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一、饭后躺下会发生什么?

关于饭后“葛优躺”可以预防胃下垂的说法,先听听专业医生怎么说。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杨如意表示,饭后马上躺下的做法不可取,此时胃里都是食物,平躺会使肠胃蠕动变慢,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此外,有的人习惯饭后马上睡觉,这种做法更不可取。人在睡眠状态中,新陈代谢会变慢,食物多余的热量容易转化为脂肪,引发肥胖,而且还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那么,饭后不平躺而是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吗?对此,杨主任指出,只要注意正确的运动方法,不但不会出现胃下垂,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和吸收。需要注意的是,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引发恶心、呕吐等问题,也会造成胃食管反流。

二、饭后常做3件事,养生!

饭后半小时是黄金养生期,好好把握住,通过轻度运动、漱口刷牙、腹部按摩等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1、轻度运动

营养学家范志红指出,著名期刊《Nutrition》曾刊文证实,早饭后适度运动,可以预防血糖和血脂升高,增加脂肪的消耗,饥饿素的水平也有所下降。此外,还有利于平衡激素,保持好皮肤和好身材。因此,饭后轻微运动是十分健康的。

但范教授同时也提醒,一些常见的饭后误区也要避免,例如饭后马上喝茶,不但不能刮油,还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饭后马上喝酸奶,不能促进消化,应在饭后2小时左右喝;饭后马上喝冷饮,容易导致腹痛、腹泻……

2、漱口刷牙

口腔是消化道的第一道关口,“居住”了数百种细菌。饭后及时漱口,是保持口腔清洁的好方法,一方面可以清除食物残渣,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细菌滋生,减少口腔疾病。如果没有刷牙的条件,可以直接用自来水或漱口水漱口,也能达到清洁效果。

此外,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口腔细菌与食道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具核梭杆菌不仅会增加大肠癌风险,还会影响大肠癌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生存率。另外,有牙龈疾病史的人群患食管腺癌风险增加,有牙齿缺损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增加。

除了癌症,口腔细菌还与糖尿病痴呆症等疾病有关,因此饭后及时漱口,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3、腹部按摩

对于长期便秘的人,饭后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可加快腹腔内的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和排便,缓解便秘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腹泻、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患者不建议进行腹部按摩,以免加剧腹泻。

三、吃完饭就想上厕所,是肠癌吗?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吃完饭就想上厕所”,有人说这是消化太好,有人说这是消化不好,还有人担心是肠癌的征兆。

其实,吃完饭就想排便,很可能是胃黏膜的发射强度比较强,刺激肠道蠕动的速度加快,导致堆积在大肠中的粪便提前排出;也有可能是不小心吃了致敏食物或生冷食物,导致肠胃不耐受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已经养成了“饭后上厕所”的条件反射习惯,绝大部分情况与肠癌无关。

肠癌也会出现异常的排便症状,但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患者要学会辨别,及时就医:

·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减少,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变软、出血等;

·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等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出现;

·食欲不振、浑身乏力、体重迅速下降等。

尤其是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往往是肠癌的首发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古人留下来话不无道理。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不靠谱养生传言,我们应该学会辨别,不要照单全收,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参考资料:

[1]饭后只做20分钟轻微活动,对防肥控糖有用吗?研究证据来了.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2019-02-15

[2]口腔不健康或增加患癌风险,你还敢不刷牙吗?.梅斯医学.2021-01-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