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男性 > 保健常识

心脏不好的人,应该静养生息还是多多运动?医生告诉你正确做法

举报/反馈
2020-12-15 09:07:3239健康网

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注定了人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处于不必运动的状态:出门坐汽车,回家沙发躺,单位圈椅靠……

大家都知道运动有好处,不运动带来危害,可一方面,工作生活忙碌没时间,另一方面已经懒得动弹,所以在运动这件事上,能拖则拖。

不过,最近一项研究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只需要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就能给身体带来很大的益处。

11月18日,权威期刊《循环》刊发了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科研人员发现,哪怕是只有12分钟的剧烈运动,人体的代谢水平就会发生剧烈变化,而这些显著变化和心脏代谢、心血管的长期健康有直接的关联。

在运动之后,与心脏病、糖尿病和寿命减少有关的关键代谢产物谷氨酸下降了29%;与增加糖尿病和肝病风险相关的代谢产物二甲基胍基戊酸(DMGV)下降了18%;与脂解相关的代谢物1-甲基烟酰胺增加了33%;脂肪褐变增加了26%。

一、运动对心脏好处多多

事实上,有关运动对心脏的保护,我国科研人员在去年的时候也有新发现,并发表于心血管著名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体健康的巨大隐患,心肌因阻塞而缺血,之后如果突然恢复供血,反而会加重损伤心肌组织,在临床上这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发现,在发生再灌注损伤后,适度运动对受损的心脏有直接保护作用,可以提高心脏病再次发作时的存活率。而且,长期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改善心肌和心脏功能。

中国空军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坚持有氧运动,能够刺激机体多种组织细胞分泌外泌体显著提高心肌的抗缺血损伤能力

此次研究招募了32名志愿者,每组16人,一组是规律运动一年以上的运动员,一组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志愿者。运动后采取两组人员的血样并且分离外泌体。结果显示,训练组的外泌体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降低乳酸脱氧酶的释放,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这意味着,长期运动后产生的外泌体,确实能够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

二、心脏病患者,动起来比歇着好!

在多数人的意识里,心脏病患者应该静养,不能运动,可事实上,如果长期卧床或者坐着不动弹,反而会带来许多健康危害。

长期不动,体能和肌肉力量会逐渐下降,关节也会出现挛缩。此外,还容易诱发肺部的病变,降低食欲导致消化不良和便秘,还可能因为血液循环不错而导致静脉栓塞,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栓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李荣主任表示,心脏病患者不能不运动,运动可以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脂代谢,降低血糖和BMI。运动康复还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

三、心脏病患者,请你这么运动

但心脏病患者毕竟不属于健康群体,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患者,需要经过医院的体能检查和身体评估之后,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式。从患者的体能、心脏负荷、心率、肺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精准的运动处方,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运动、协调运动和柔韧性运动都可以成为运动的选择。不过,运动需要循序渐进,而且也要坚持。

而对健康群体来说,运动好处很多,趁着现在身体还不错,你还不赶紧动起来啊!


参考资料:

[1]心脏病患者不能运动? NO!适当运动很必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1.8

[2]心脏病康复不宜长期静养,家庭医生报,2019.11.27

[3]警惕隐性心衰表现 日常防范需做好自我管理,新华网,2019.11.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