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男性食用动物器官真的可达壮阳、补肾之功效吗?

张诗军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坊间传言,以形补形,男性食用动物的器官可助力男性达到壮阳补肾之功效,同时还可谓男性助性。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并且常常食用一些动物器官幻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男性食用动物器官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男性食用动物器官真的可达壮阳、补肾之功效吗?

  不少患者依赖动物鞭挽救“性虚”

  不少人认为,补肾是男人的专利,只有性功能不全的人才需要补肾,补“肾”就是补“性”。而补肾应该是秘而不宣、悄悄进行的。

  而从医学角度而言,肾虚其实是生命活动的一种损伤性积累,它的存在很普遍,许多中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肾虚症状,诸如腰膝酸软、失眠健忘、抗病能力下降、性功能减退等,这一点也不奇怪。

  吃什么可以补肾壮阳?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不同的答案:狗肉、羊肾、泥鳅、海参、山药、冬虫夏草……不过相比其他而言,食补壮阳最知名的恐怕还是动物鞭。记者了解得知,中国传统的“以形补形”观点在民间流传十分广,很多中老年男性,尤其是较为保守的人群,一旦遭遇肾虚阳痿问题,往往更习惯采用含蓄地在家里自制“动物鞭药酒”,然后每日小酌两杯,坚信通过食疗既能起到壮阳长效、又能避免西药副作用,还不用去医院尴尬地面对医生关于“性虚”的盘问。专家认为,吃动物鞭壮阳之所以长盛不衰,既因祖国传统医学仍在不断传承发展,又与男人爱面子、讲自尊,不愿暴露隐私有关。

  吃动物鞭食补要区别对待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动物鞭包括牛鞭、驴鞭、鹿鞭、马鞭、狗鞭、羊鞭……但吃鞭对于肾虚阳痿确有效果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诗军副教授表示,中医认为吃鞭确有补肾壮阳之效,但鞭效有别。

  “吃血补血,关节疼可以吃点筋,虚咳哮喘可以用猪肺煮汤喝。”张诗军说,“以形补形”是中医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得出的一个规律,具有一定的医学根据,只要在选择补品时考虑自己的体质和医生的建议,对症食疗,是可以收到积极疗效的。具体到动物鞭的食疗作用,中国历代的医书都有类似记载,牛鞭、鹿鞭等具有温肾壮阳、补益精髓之效,可以用来治疗耳聋耳鸣、阳痿劳损、腰膝酸痛等病症。

  “不过,吃动物鞭进行食补也需区别对待。”张诗军特别指出,目前餐馆中推出的食补类药膳以驴鞭、牛鞭等较为普遍,相比之下,驴鞭的效用较为平和,牛鞭的效用更激烈一些,食用时需要格外注意。

  专家介绍,对于性功能障碍症状严重者,还可配合中药同服。他表示,在吃动物鞭进行食疗时,有不少人天真地想靠此彻底根治性功能障碍。对此,张诗军表示,患者对于动物鞭壮阳的功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食补的效用都是慢性的,短期内难有明显效果,而且,想单纯地靠动物鞭食补来治愈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对于那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定期食补可以补肾壮阳,说不定还会慢慢康复;而对于那些性功能障碍症状严重者,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配合药物等其他疗法方可见效。如果过度滥吃动物鞭,不仅不能助性,甚至还会危害健康。

  肾阴虚患者不宜吃鞭壮阳

  专家告诉记者,肾阴虚患者不宜吃鞭壮阳。“同样是肾虚,有的人吃动物鞭可以很快见效,有的人吃了之后却会感觉上火、流鼻血。”张诗军提醒,健康人偶尔吃几次动物鞭并无妨,不过肾虚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不加区别地盲目食补可能伤身。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表现的征候,多有寒的表现,如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肾阴虚是指肾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表现的征候多有虚热的表现,如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对于肾阳虚的患者,食用动物鞭可以补肾壮阳、益精填髓,不同程度地缓解肾虚的症状;而那些肾阴虚的患者,本就已经四肢燥热,尤其要忌吃容易上火的食物,不少患者边吃动物鞭边流鼻血就是上火的明证。而对于一些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的病人,如果想通过饮食来滋补肾虚,更务必要做出阳虚阴虚之分。

  综上所述,原来食用动物的器官确实可达到一定的壮阳补肾助性之功效,但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并非所有的人可食用,大家都了解了吗?

2018-06-28 17:08:52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关节炎针灸后为什么疼痛加重
关节炎针灸后疼痛加重多考虑与操作不当有关,但也可能是受凉、湿热蕴结、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1、操作不当如果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局部穴位以及神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疼痛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缓解症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2、受凉由于关节炎本身会伴随着疼痛的症状,如果在针灸后不注意局部的保暖,可能会导致寒气入侵,从而使疼痛症状加重。建议患者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凉。3、湿热蕴结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湿热蕴结的情况,针灸后可能会加重体内湿热的情况,从而导致湿热之邪在体内蓄积,引起疼痛、身体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妙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辅助改善。4、气血两虚气血两虚是指气血亏虚,形体失养,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气血两虚的患者由于气血不足,会导致温煦功能减弱,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药物辅助改善。5、肝肾阴虚肝肾阴虚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因久病失调,肝肾亏虚,或房劳多产,精血不足,或温病伤阴,或情志内伤,肝肾阴虚所致。肝肾阴虚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在针灸后可能会导致疼痛症状加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辅助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针灸后起水泡是湿气吗
水泡一般是指水疱。针灸后起水疱可能是湿气,也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过敏、感染、烫伤等原因导致。1、湿气针灸属于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或艾灸的方式,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患者本身体内湿气比较重,在针灸后可能会导致湿气通过针灸的方式排出体外,从而出现起水疱的现象。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2、操作不当如果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针灸的穴位不准确,从而引起皮下出血,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进行止血。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3、过敏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可能会对针灸中的成分过敏,从而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4、感染如果在针灸后不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措施,导致局部皮肤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起水疱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75%酒精等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5、烫伤如果患者在针灸时,不注意针灸的温度,导致局部皮肤烫伤,也可能会出现起水疱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袋冷敷患处,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烫伤膏、烧烫伤膏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针灸时的操作规范,避免自行进行针灸,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针灸后出现抖动正常吗
针灸后出现抖动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精神紧张、寒冷刺激、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在针灸时使用的针刺得过深或者过于用力,可能会导致局部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发生,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 2.精神紧张:如果患者在针灸前过度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快,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一般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放松心情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缓解。 3.寒冷刺激:如果患者在针灸后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从而引起肌肉收缩、颤抖等症状。建议患者通过适当增添衣物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喝温热水,缓解不适症状。 4.气血不足:如果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身体虚弱,从而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人群还会伴有肢体麻木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5.阴虚火旺:如果长期熬夜或者是饮食不当,容易导致体内阴阳失衡,会出现手足心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针灸后呕吐怎么处理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针灸后呕吐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晕针、消化不良、腹部受凉、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正常现象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如果患者在针灸后出现呕吐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针灸刺激所引起的。此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正常。2、晕针如果患者在针灸时,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出现晕针的情况,从而引起针灸后呕吐的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卧床休息,能够有效地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3、消化不良如果患者在针灸后暴饮暴食,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腹部受凉如果患者在针灸后不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可能会导致腹部受凉,引起胃肠道痉挛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适当饮用温水进行改善。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温热且易消化的食物进行辅助改善,如小米粥、南瓜粥、面条等。5、脾胃虚弱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在针灸后可能会出现呕吐、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调理。患者也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三餐规律。在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上应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患者在针灸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面瘫针灸后好转的迹象
面瘫针灸后好转的迹象,主要包括面部肌肉活动障碍减轻、眼睑闭合不全缓解、口角歪斜消失、流口水减少、耳后疼痛减轻等。1、面部肌肉活动障碍减轻面瘫通常是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情况。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后,可以使面部的肌肉得到放松,从而出现面部肌肉活动障碍减轻的情况。2、眼睑闭合不全缓解如果患者的面瘫症状比较严重,可能会使眼睑部位的肌肉失去控制,从而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的情况。在进行针灸治疗后,患者的眼睑闭合不全的症状通常会有所缓解。3、口角歪斜消失面瘫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后,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如果患者的口角歪斜症状有所缓解,一般提示患者的病情在逐渐好转。4、流口水减少面瘫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向一侧歪斜的情况,在进行针灸治疗后,上述症状会得到缓解,流口水的情况也会逐渐减少。5、耳后疼痛减轻如果面瘫患者出现耳后疼痛症状,在进行针灸治疗后,一般会减轻。因为在进行针灸治疗后,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对于面瘫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还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