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的药就这么难找!”湖南省长沙市的程雪华女士拿着手中的单子,一脸无奈。她的单子上,记录的是一些诸如红霉素、阿司匹林等常备药。

今年40多岁的程雪华自称是那种“老淘药”的人。以前每次听到药品降价的消息,她都会到药店把家里所需的药品买回来,“可是,需要的药,很快就消失了。”
阿莫西林是程女士很看好的一种药,降价幅度达80%,当她来到药店时,售货员告诉她,这种药已经下架,并且“已经断货”了。
降价有时候也给她带来欣喜。比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以前通常是每盒19元,降价后则是每盒4元。可是,调价后,她却发现这种药只有最后两盒了。
更让她心烦的是,现在一种药有好几个名,这让她摸不清到底哪个才是降价药。
记者一周内走访的数家药店和医院中,发现类似程女士的遭遇远不止一个。
长沙市21中的熊老师称,像他这类50岁左右的人往往经常关注药店的信息。但很多次赶往药品超市买降价药都是“白搭”。
(责任编辑: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