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骨质疏松可能由多种药物引起,其中包括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雷奈酸锶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治疗方案。

1.阿仑膦酸钠

阿仑膦酸钠适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该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吸收。服用时应选择早上空腹,且需立即饮水以促进其快速吸收。

2.利塞膦酸钠

利塞膦酸钠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此药物具有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风险的作用。使用前须确认无全身性低钙血症,以免加重病情。

3.唑来膦酸

唑来膦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以及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骨质疏松症。本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骨溶解,增加骨密度。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伊班膦酸钠

伊班膦酸钠可缓解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所致骨量丢失。本品能增强骨质,减缓骨质流失速度。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雷奈酸锶

雷奈酸锶适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品能够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形成。建议饭中口服,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的发生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骨密度和相关实验室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也有助于改善骨质状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