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原因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血液透析是利用人工方法代替人体肾脏将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时出现凝血的原因较多,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药物因素导致,也有可能与患者自身疾病有关。

一、操作不当

1.穿刺部位:若在进行穿刺前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在穿刺过程中有细菌进入;或者是在拔针后没有按压止血,导致局部渗血等,均可引起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的情况发生。此时需及时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

2.机器因素:若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机器出现故障或者是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可使患者的血液流出受阻而凝固,从而会出现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的现象。此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必要时更换新的机器。

3.管路问题:若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血液流通不畅,可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凝集在一起,进而出现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的情况。此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重新连接血管通路,以免加重病情。

4.其他情况:若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不按照规定的时间来,提前开启循环系统,则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速度,造成血液无法正常循环,进而出现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的情况。因此建议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流程来进行操作,避免影响到身体恢复。

二、疾病因素

部分患有高凝状态疾病的患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可能会因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小血栓,进而出现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

如果出现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由专业人员判断是否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的血液透析。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生活护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以促进机体恢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