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骨性关节炎 你还在吃止痛药?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查振刚 骨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32年从医经验,精于各种复杂、重度畸形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3. 四肢关节畸形:各种发育性、病理性等导致的四肢畸形、活动障碍的矫治和功能重建;4. 关节及关节周围损伤:各种关节周围的复杂骨折;半月板及软骨损伤;肩、肘、膝、踝等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骨关节炎,又称老年性关节炎。顾名思义,老年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骨性关节炎最大的受害者。针对老年人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甚至可以达到50%左右,而其中又有25%的人发病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日常行走和日常生活,不得不救助专业治疗机构。骨性关节炎可大可小,但是为何发病率如此之高,老年人有没有办法预防?骨性关节炎该怎么治?都是摆在老年人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冬季是老年人骨科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日,广州华侨医院举办的“骨与健康学校”正式开讲,包括华侨医院查振刚副院长在内的多名知名骨科专家到场,为患者讲解骨科知识,普及骨科保健,提供最实用的诊疗保健信息,受到了在场老年人的大力欢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查振刚教授讲座后为患者答疑

  骨性关节炎 老年人群高达50%

  查振刚副院长是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知名骨科教授,在健康讲座中,他借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名言,来介绍人一生骨质的变化过程,提醒老年人注意骨性关节炎的高发态势。

  骨关节炎又成老年性关节炎,是关节退化关节软骨被破坏所导致的退变性关节炎。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几率可高达50%, 25%的患者症状明显。患上骨关节炎,轻则腰酸背痛,走路、上下楼梯都会有刺痛感,重者需要卧床休息和手术治疗,苦不堪言。

  以关节模型为例,查振刚教授介绍到,关节与关节之间,存在一层非常关键的软骨层,这些软骨层和软化层一起,在关节运动时起到连接、软化和缓冲的作用,减轻关节之间的直接摩擦,使得人体运动富有活力,肢体富有弹性,关节在运动中不受损伤。

  但是,由于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变化较快,骨质流失加剧,非常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关节之间的软骨骨质流失,导致软骨韧性减弱,润滑能力下降,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加剧,成为老年人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骨性关节炎往往还伴生严重的关节内骨质增生,进一步加剧疼痛。

  骨性关节炎一开始,只是骨头小小的,浅浅的溃疡,以后慢慢的出现软骨退化,怎么会出现骨质增生呢?一句很经典的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软骨退化后,骨关节之间的摩擦加大,为了抵抗摩擦,骨质就开始增生,结果以后周围就产生增生,增生就会对周围的组织产生破坏。

  老年人为什么总是腰腿疼痛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抱怨,以前腿好腰好骨头好,怎么一上了年纪,不管做点什么都麻烦,三天两头的这里疼哪里痛,走路时间长了痛,弯腰也痛,提点东西上楼腰酸背痛,为什么关节疼痛总是困扰着老年人?

  查振刚院长介绍说,人体的骨质流失实际上,从35岁到4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了,初期流失并不明显,人体吸收的钙质与排出的钙质大致相等,骨密度和关节的润滑度都能够保持正常,这个阶段的人体骨质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各种关节疼痛。

  但是,到了50岁、60岁的时候,骨质流失加剧,关节和椎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压缩,关节窝扩大,范围加深,以至软骨峡谷底层也露了出来。这个时期就比较容易发生问题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走个几百米就出现红肿,休息一会就好了,一走路就反复。这就是典型的关节间软骨过度磨损的表现。

  还有一句俗话:“人老骨先老”。 到了60岁、70岁的时候,由于长年累月的磨损和骨质流失,椎体之间的软骨磨损基本消耗完毕。有些病人到医院检查后,连医生都会觉得痛心,关节上,骨与骨之间的软骨润滑层都已经被消磨殆尽,走路、上楼梯等运动时,相当于没有润滑,骨与骨直接摩擦,加上骨质增生,怎能不痛!

  如果说骨性关节炎导致疼痛,使老年人生活不便,那么骨性关节炎的另一个隐性危害就更加不得不防了。 据美国的一项研究,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老年痴呆的比例较健康老年人要高得多。虽然说老年痴呆的发病与社会、家庭也有联系,但是骨性关节炎的作用不容忽视。

  止痛药 你还吃?

  查振刚副院长指出,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发展到现在,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错误方向,第一个错误来自医疗机构,为了缓解病人的疼痛,给病人开大量的止痛片,镇痛药品,认为“不疼”就是治愈了;另一个错误则来自病人,很多时候病人也会有一些错误的按段,以为病好了,不痛了,就可以不管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