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如何让胎停不再困扰准妈妈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张竞玉 妇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北京当代女子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张竞玉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40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妇产科专家,也是国内“阴式手术”的开拓者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走进家庭,那么,面对这满是辐射的空间,准妈妈们总是与宝宝“擦肩而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何才能圆了妈妈梦呢?北京当代女子医院张竞玉医生来帮你!

  此外,张竞玉教授还担任《北京妇幼卫生》杂志编委,并发表过多篇关于妇科疾病诊治的论文。

  39健康网:为什么会发生胎停?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人发生胎停育?哪些妇女易胎停?

  张竞玉:受精卵就像一颗种子,要经历一系列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才会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宝宝,如果在最初的阶段,受精卵就没有发好芽,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停止健康生长,我们把这种发生在孕早期的胚胎发育异常现象称为“胎停”。之所以现在会有这么多人发生胎停育,第一就是生殖内分泌方面,因为胚胎早期发育的时候,需要三个重要的激素水平,一个是雌激素,一个是孕激素,一个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果母体自身的内源性激素不够,就会造成胚胎的停育。第二是生殖免疫的问题,如果自身有某种抗体,就会抵制胚胎的发育。第三是子宫的问题,如果是子宫的内环境不好,或者是畸形也不会发育。第四是染色体的问题。如果做检查,就要从四个方面做详细的检查。染色体的问题,是夫妻双方的问题,两个人都要做。夫妻二人可以在月经干净后3-5天内做相关检查。

  39健康网:一般胎停发生在什么时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张竞玉:胎停一般发生在怀孕初的四个月,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也有在第5-8个月的时候发生胎停的。胎停孕最明显的症状是阴道出血,部分患者伴有腹痛。另外,孕早期如果一些妊娠反应,例如孕吐、乳房胀痛突然停止,也很有可能是胎停孕的征兆,准妈妈也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39健康网:胎停如何诊断?胎停育后为什么一定要住院刮宫?

  张竞玉:最确切的诊断方法是通过B超,胎囊会有萎缩。验血也可以从侧面反应问题。如果死胎长期滞留母体不排除会引起母体溶血障碍在分娩时可能会出现大出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

  39健康网:胎停育和先兆流产是一回事吗?

  张竞玉: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所致发育停止。B超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枯萎卵。临床属于流产或死胎的范畴,过去称过期流产或稽留流产。先兆流产胚胎发育一般正常,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具体指妊娠20周以前,阴道少量出血或同时伴有腰酸、腹痛、下坠等现象。中医称先兆流产为胎漏,胎动不安,进而发展,可有坠胎、小产之虞。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有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也是与先兆流产不同之处。

  39健康网:胎停可以药流吗?

  张竞玉:如果停育或难免流产,建议做宫腔取胚术,同时检查胚胎染色体和宫腔环境。术后查找难孕和流产原因,如果继往做过流产手术还得考虑抗胚胎抗体的检查。去除病因,才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我们医院独创的微创无痛保宫人流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人流技术的代表,能够使受术女性在安全短效麻醉剂的作用下,很快进入安稳的睡眠状态。医生在超导可视屏幕的引导下可以直观定位宫腔内孕囊的位置,然后通过一只外径只有3-5毫米的宫腔组织吸管(双腔减压微吸管),只需3分钟就可以完全吸出孕囊,终止妊娠,受术女性无任何不适感。

  39健康网:孕前要做哪些检查可以预防胎停?

  张竞玉:要做全面检查,抗体检查放在最后,重点放在黄体功能、TORCH和肾脾功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要把检查的重心放在精子和卵子上面,通常空囊是由于精子质量不好,受精卵受到强辐射造成的。

  39健康网:胎停后,再次怀孕前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再怀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不需要一怀孕就开始保胎?

  张竞玉:不要在胎停育3个月内再次怀孕,失败的概率很高,建议6-12个月以后试孕(监测体温、黄体功能、做女性激素水平检测),姐妹们要把黄体功能放在检查的第一位。如果已经有了3次胎停育,并且已经完全排除了宫口松驰和肾脾阳虚的话,有必要对封闭抗体治疗。有抗体不一定胎停育,抗体消除了也不一定就能克服胎停育,而且抗体是可以通过运动和中药治疗也是有效果的,TORCH必须查。胎停再次怀孕需查性激素六项(月经第三天去),泌乳素偏高会造成胎停。孕酮最好在15以上,21以后更好。黄体不足建议服天然黄体酮。要调理好女性激素,摄取足够营养,每天坚持20分钟出汗的中速跑步,每天一粒VE防止习惯性流产,怀孕早期每日服用维生素补品的妇女流产率比不服用维生素补品的低50%。保胎药物不能够随便服用,如果认为自己有必要保胎的姐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必须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刺激,禁止性生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