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访放射影像专家叶剑定:早期肺癌诊断有希望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叶剑定 放射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33年从医经验,擅长领域: 各类心血管疾病放射影像诊断,胸部肿瘤的影像诊断特别是肺部孤立性小病灶的影像诊断,肺部肿瘤的放射介入治疗及晚期肺转移患者的栓塞治疗。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上海学会胸部专业组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组委员。

  使用传统方法比如“化验痰,拍X光胸片”等手段,来发现肺部肿瘤,是现在医院常规的检查方法。但是痰检阳性率很低,而X光胸片发现的肺部肿瘤,往往已形成比较大肿块了。这让许多专家很难判断患者是否仍处于肺癌早期,而目前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仍不十分理想。

  再者,肺癌的早期症状一般都不典型,比如咳嗽、咳痰、咯血,一般很难会想到早期肺癌。因为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炎症也会有上述症状。而一旦有明显的典型症状表现,大都是肺癌中晚期了。大家知道,中晚期肺癌治疗非常复杂,不仅患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有时候就连医生也会束手无策。治疗费用高昂,而且效果不佳。

  然而,如果能够早点,再早点发现肺癌,那么患者只要进行一个小小的微创手术,术后更不需要相应放化疗,就可以完全康复。治疗便捷,费用也低。

  这曾经让很多专家期盼的“愿望”,由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叶剑定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揭开了“早期肺癌”诊断的面纱。

  这也就意味着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对叶剑定主任的专访安排在11月9日的早上10点。该院宣传科副主任许玮带编辑来到事先约好的会议室。还没进会议室,叶剑定主任就等在门口的走廊上了。叶剑定主任给编辑的感觉就是很亲切,很热情,相信他也是靠着这样的热情和专业学识,完成了这样一项艰巨的科研项目。

  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叶剑定副教授在读片室工作(一)

  

访放射影像专家叶剑定:早期肺癌诊断有希望

  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叶剑定副教授在读片室工作(二)

  1983年,叶主任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放射影像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胸心专业组委员,同时也是上海放射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委。叶主任特别擅长心脏、大血管病变放射影像学诊断;尤其在胸部疑难疾病、肺部小病灶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支气管咯血、肺部肿瘤的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传统影像检查定义肺癌肿块直径两公分以下为早期肺癌,我觉得两公分病灶太大了。肺部肿瘤发展到两公分的时候,治疗效果如何已经很难预料了。要是能发现一公分,甚至一公分以下的肿瘤,那么患者治疗的机会和疗效就会大大增加。而尽管现代影像检查即使能发现一公分(以下)的小病灶,但对它的定性还是很困难。所以,我们的研究所要做的,处了筛查,就是对发现的诊断较为困难的肺部小病灶进行鉴别并尽可能定性。”采访中叶主任这样对编辑说道。

  【采访实录】:

  39健康网:叶主任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39健康网”的专访。目前,常用的肺部主要检查手段都有哪些呢?

  叶剑定主任:常规肺部检查的手段确实很多,比如验血、拍胸片等,但是真正能够发现早期肺癌的,则非常少。首先,早期肺癌患者大部分都没有典型的症状。其次,比如拍胸片对于小病灶不容易发现,当胸片上我们肉眼可以看到肿瘤的时候,都是已经比较大的了。比如传统定义的两公分的早期肿瘤,在胸片上可以观察出来。但我认为,两公分还是太大了。

  39健康网:为什么?

  叶剑定主任:两公分直径的肺部恶性肿瘤,虽可通过手术或加上放化疗,但它的疗效往往仍不理想。如为寻找早期肺癌而用CT常规剂量作群体筛查的话,其受检健康者接受的放射剂量要比胸片大。因此CT是否作为常规检查适合所有人都做呢?这要有个衡量,毕竟CT是有放射性的,我们在利用其诊断优势外要考虑它对人体的损伤。现在比较建议使用低剂量CT对高危人群作体检筛查,从我们做下来的结果来看,低剂量CT对肺部病变的筛查是有效的。抓到了很多没有症状的肺部肿瘤病人,在此基础上行超高分辨CT扫描以鉴别小病灶性质,发现较多的早期肺癌。

  39健康网:大概的比例是多少?

  叶剑定主任:从我们检出的小病灶病例来看,近80%是肿瘤,其中65%-70%为恶性或癌前病变,20%为非肿瘤病例。从这层意义来说,低剂量CT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还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低剂量CT检查对发现亚临床肺癌(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病灶)是有效的。而且,这部分病灶要是发现的话,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术后也不用再做放化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