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冬雪川:青光眼是不可逆的眼疾 定期复查很重要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冬雪川 眼科主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名医介绍:熟悉眼睛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光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一个较好的外表及视力、一双纤巧的双手,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主要进行眼部疾病的详细诊断和治疗,后者主要进行眼部基本检查、眼病初步诊治、复杂眼屈光和双眼视觉问题的处理。

  长时间看书、看电脑、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都可使血管神经调节中枢、血管舒缩功能的失调,从而引发青光眼的患病率。

  青光眼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常见于中老年人群,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4%,50岁以上在100人当中很可能就有2人患有青光眼。

  青光眼致盲人数占整体盲人的5.3%-21%,因具有不可逆致盲、眼压增高的特征,只有坚持正规治疗,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所以定期查眼压、视野对病情的控制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青光眼有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他型之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常伴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患者首先就诊的确是内科,往往这也就造成了漏诊和误诊现象。

  而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更是隐匿,患者只会感到眼部稍有不适或头疼等症状,无明显症状。但此时对神经的损害已经在悄无声息的运作着,一经发现,其实是早已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自我感觉良好 就可以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吗?

  一经确诊为青光眼,首先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滴眼药来保证眼压的稳定性,从而使视野不会进一步受损。常人的眼压是10-21mmHg,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确是以眼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眼疾。所以说控制眼压是青光眼患者的必备功课。

  由于青光眼是慢性眼疾,需要长期用药,眼压升高时才用药、不高就停药、没药就停药,这样眼压很容易失控。持续的滴眼药,眼压会下降,但患者有时可能是感觉不到的,只有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压才能检测出滴眼药后的眼压情况。

  青光眼患者对眼压要高度重视,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要求在15以下。如果是高眼压患者,必须要长期观测眼压、眼底与视野变化情况。高眼压患者的眼压是会持续升高,一旦超出个体承受范围就会出现青光眼一般的视神经损害,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

  手术治疗较适合晚期青光眼患者

  药物不能治疗的只能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梁切除术、常规小梁切除术

  1.梁切除术

  梁切除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显微手术,具有引流、外引流两大功效,从而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2.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对于晚期青光眼患者来讲,由于视野狭窄,常规的小梁切除术很容易造成视力的丧失。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具有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受到青睐,成为晚期青光眼患者理想治疗方式。

  冬雪川医生强调道:眼压高/低并不意味就是青光眼,但需引起注意,并长期观察,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调整正确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眼压与视野情况是青光眼患者控制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