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秋冬交替警惕哮喘发作 哮喘患者应该如何防范?

  时至深秋,近日气温持续下降,冬天已然逼近了,有哮喘病史的人要特别引起注意。因为哮喘患者对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且适应能力较弱,气温的下降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哮喘,所以此时是支气管哮喘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那么哮喘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呢?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

秋冬交替警惕哮喘发作

  ◆哮喘高发的原因

  1、霜降过后,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增加,对于气道敏感性高的哮喘病人不利。

  2、过敏原:空气中的尘螨、室外花粉蒲公英、葎草等都是引发哮喘的过敏原,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尽量避免这些过敏原。

  3、随着天气转凉,呼吸道病毒开始活跃,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均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有研究发现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童生后10年间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

  4、气温下降,不少人家关门闭窗,以保持室内温度,由于室内环境的相对封闭,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地积累和再生大量的病菌、宠物的毛皮屑、二手烟、人员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异味及灰尘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哮喘及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何防范哮喘发作

  1、遵循医嘱

  由于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即使没有症状,炎症依然存在,因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的规律复诊,调整治疗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节。

  2、回避过敏原

  空气混浊、被动吸烟、吸入空气中的过敏性物质,包括尘螨、花粉、霉菌及动物毛屑等都与哮喘发作有关,建议雾霾天关闭门窗,外出戴口罩,医用防雾霾口罩可以阻挡90%-99%的PM2.5微粒。

  微环境污染不亚于雾霾,天气晴好开窗通风,另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伤害,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配备具有净化PM2.5、甲醛、微尘及负离子杀菌等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3、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

  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已证实80%的儿童哮喘发作与病毒感染有关。减少出入公共场所,不与感冒病人接触,经常清洗鼻腔,生理盐水漱口,口罩可以起到一定防范作用。

  4、注意锻炼身体

  秋冬换季需增强身体抵抗力,可适当去室外活动,如打球、跑步、爬山,郊游,户外散步、做操等。增强体育锻炼,以适应气温的变化,最终达到增强抗病能力的目的。

  5、注意适度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当下气温逐渐下降,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需要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气候的变化。所以,穿衣服也应该逐渐增加,以使身体慢慢适应冷空气的刺激,提高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可以适当地少穿点。

  6、注意饮食调养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造成津液缺乏,损阴伤肺,在饮食上就要以护阴防燥、滋肾润肺为主。

  饮食上应适量多饮些开水、豆浆、牛奶,还应多吃些绿叶蔬菜、萝卜、豆腐、银耳、板栗、莲藕、柿子、菱角以及莲子、山药、扁豆、红枣等平补清补之品,同时还应少吃冷饮以及辣椒、生姜、大葱、生蒜等燥热辛辣之物。

2017-10-27 00:29:52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胆总管扩张14mm严重吗
胆总管扩张14mm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要明确胆总管扩张的原因,才能够确定胆总管扩张是否严重。常见原因包括代偿性胆总管扩张、梗阻性胆总管扩张以及先天性胆总管扩张。 1、代偿性胆总管扩张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会有代偿性的胆总管扩张到14mm,属于术后正常的改变,通常是不严重的。但也要定期检查。 2、梗阻性胆总管扩张 如果胆总管内的结石或者肿瘤的梗阻,导致胆汁流出障碍,可引起胆总管的扩张到14mm,此时病情通常比较严重,需要手术处理,治疗引起胆总管扩张的原发病变。 3、先天性胆总管扩张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可能导致胆管结石、慢性胆管炎,远期可发生胆管癌。所以,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也可能比较严重的。通常可能需通过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胆总管扩张14mm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胆总管扩张的原因然后予以治疗,以防延误病情。例如,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改善病情。 平时患者需要规律饮食,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可少吃多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豆制品、酸奶等。不吃高脂肪及辛辣刺激和生冷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辣椒和冰激凌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心情过度激动或紧张。
张瑞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三甲
胆囊增大胆管扩张是怎么回事
胆囊增大和胆管扩张是两种病症,其病因有所不同,胆囊增大考虑是由胆囊炎、胆囊腺肌症等原因导致,而胆管扩张考虑是由胆管狭窄、恶性肿瘤等原因导致。 1、胆囊炎 胆囊颈部或者胆囊黏膜产生水肿,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由于结石嵌顿、炎症等产生堵塞,胆囊内的胆汁不能经过胆囊管排入胆总管,以及炎症变化而使胆囊内的液体积聚增多,出现胆囊增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囊化脓、穿孔,引起明显的腹膜炎,甚至腹腔感染,还可能造成胆源性胰腺炎等后果。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使炎症缓解,胆囊逐渐回收,常用的药物有消炎利胆片、利胆片等。如果炎症不能控制,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做胆囊穿刺引流,也可以做开腹或者腹腔镜下的胆囊造影术,情况允许时可以行胆囊切除术。 2、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其病因尚不明确,属于胆囊增生性疾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等表现,可伴有胆囊增大,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患者可考虑行微创手术或手术切除胆囊。 3、胆道狭窄 胆管狭窄可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引起正常胆管扩张。引起胆管狭窄有先天性原因,比如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属于胆管发育的畸形或者异常,或者胆胰分流异常,这时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肝外或者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反复炎症的发作,可诱发狭窄,或者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等疾病,诱发胆总管下段的梗阻,可能会引起肝内或肝外胆管的扩张。患者可以服用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等,必要时可在内窥镜下进行胆管内支架的植入。 4、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如胆管下端的胆管癌以及胆管附近邻近器官的肿瘤,压迫到胆总管,比如胰头肿瘤、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均可能压迫胆总管,从而导致胆总管的相对狭窄、胆汁淤滞,以及肝内和肝外胆管扩张。建议患者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肝内外胆管扩张怎么治疗
通常情况下,肝内外胆管扩张可以通过一般治疗、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一般治疗肝内外胆管扩张可能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胆结石导致的。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不用进行特殊治疗,但是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此外,患者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2、饮食调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的方式来改善。患者平时应避免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等,也应避免吃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3、药物治疗如果是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护肝药进行治疗。4、中医治疗肝内外胆管扩张在中医上可能属于胁痛、黄疸的范畴,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大黄、茵陈等中药进行调理。5、手术治疗如果是胆管结石造成的肝内外胆管扩张,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胆道梗阻造成的肝内外胆管扩张,患者可以通过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等方式进行改善。若不适症状得不到缓解且持续加重,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疾病治疗时机。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怎么回事
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可能是先天性因素、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管囊肿、胆管肿瘤等原因导致的。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发育异常,会导致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出现扩张的情况,患者一般会出现腹痛、腹部包块、黄疸等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注意定期复查即可。2、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可能是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由于结石导致胆总管堵塞,会导致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出现扩张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腹痛、寒战、高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胆管炎胆管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原因所引起,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胆管出现扩张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腹痛、寒战、高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胆管囊肿胆管囊肿可能是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原因所引起,由于囊肿导致胆总管堵塞,会导致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出现扩张的情况,患者还会伴有腹痛、黄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胆管肿瘤胆管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胆管系统的肿瘤,通常是由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肿瘤导致胆管堵塞,会导致胆管出现扩张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腹痛、黄疸、恶心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胃窦活检个别腺体扩张怎么回事,怎么办
胃窦活检个别腺体扩张,多考虑是胃炎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胃溃疡、胃息肉、胃腺瘤、胃部肿瘤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胃炎如果患者长期不注意饮食规律,可能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诱发胃炎,出现胃窦活检个别腺体扩张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患者也可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改善。2、胃溃疡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溃疡。如果患者存在长期饮酒的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酒精刺激胃黏膜,从而诱发胃溃疡,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戒酒。也可遵医嘱口服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进行改善。3、胃息肉胃息肉是指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诱发胃息肉,导致部分腺体扩张。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内镜下切除胃息肉的方式进行治疗。4、胃腺瘤胃腺瘤是指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大都由增生的胃粘膜腺所组成的良性肿瘤。如果患者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而诱发胃腺瘤,导致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去医院通过内镜下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化疗的方式抑制细胞增殖。5、胃部肿瘤胃部肿瘤是指发生于胃的肿瘤,一般源于胃上皮细胞,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可表现为上腹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瑞巴派特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无法改善,可以在医院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大蒜、芥末等。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