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访谈

慢阻肺易漏诊 医患双方都应提高认知水平

举报/反馈
2014-11-19 01:20:0839健康网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5月更新的有关全球疾病状况的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慢阻肺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卒中、下呼吸道感染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与此同时,我国慢阻肺总患者数高达4300万人,却有近70%的患者因漏诊而不知自己已经患病,慢阻肺成为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的“沉默的杀手”。

  2014年11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慢阻肺日”,39健康网采访了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慢性气道疾病病区主任郑则广教授,为广大网友详解慢阻肺的防治知识。

2

  专家简介:

  郑则广,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慢性气道疾病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一直工作于临床第一线,曾负责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委等多个课题,完成国家863等多个课题,发表论文近30篇;曾获2000年度中华医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奖、2003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聘为《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第六界编委。

  慢阻肺患者早期无症状  提高重视和认识防漏诊

  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是因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而造成呼吸功能受损的疾病。慢阻肺呈渐进发展,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在门诊中,医生需要通过了解患者症状、病史,结合“高危人群”的评估,再依据必要的医学检查最终做出慢阻肺的诊断。

  “虽然很多人都认识到慢阻肺的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但有60%的患者早期并没有症状。”郑则广教授教授指出,无症状的患者以为自己是健康的,没有去医院定期做保健体检,这是导致病情隐匿的重要原因。这些患者通常在一次偶然的小感冒、并导致急性加重之后,慢阻肺才暴露出来,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重度,呼吸功能下降较严重。

  另外,也有些病人在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时,对症状描述不明确,同时医生对慢阻肺重视程度不够,为避免过度检查使得慢阻肺患者漏诊。其次,即便是有定期参加体检的人,也可能因为常规体检不包含肺功能检查而导致漏诊。

  因此,郑则广教授认为,慢阻肺的诊断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配合,只有双方都提高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才能及时发现病情,防止漏诊。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重视

  对于慢阻肺的诊断,最重要的一个诊断依据是肺功能检查。虽然胸部X线检查比肺功能检查更为常规,它对确定是否存在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气胸肺大疱肺炎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却作用不大。郑则广教授指出,肺功能检查才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指标,该检查并不复杂,患者只需按照医生指示,用力向特定仪器中快速吹尽一口气即可。

  肺功能检查具有针对性,除了出现疑似慢阻肺症状的患者要做外,无症状但属于慢阻肺4大高危人群的民众也应该像监测血压一样,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的4大高危人群,包括长期抽烟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长期接触室内污染者,职业性粉尘接触者等。(通讯员:韩文靑)

郑则广主任医师呼吸内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