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当心真菌侵入你的鼻

  健康人发病率在上升近来临床接诊的此类患者不少,有的诉说有鼻出血或涕中带血症状,不少人还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鼻一鼻窦真菌病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体检工作普遍开展以及本病日益受到重视有关。鼻真菌病常隐匿发病,以曲霉菌多见。多单侧受累,好发于上颌窦。传统的观点认为,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多发于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人,烧伤病人,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者或居住潮湿不洁环境者。但近年来,在健康人体检中也发现本病,表明这些真菌也可以在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由于上颌窦口阻塞致引流不畅,窦内黏膜水肿,干酪样坏死,长期迁延不愈,分泌物及坏死物蓄积窦腔,逐渐增大,压迫骨质,常可出现头痛鼻出血等症状。

  真菌引起的鼻病有哪些鼻真菌病属于特异性鼻炎的一种,根据致病菌可分为如下几种:

  1 鼻孢子虫病:是由西柏氏鼻孢子虫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鼻炎。好发于鼻黏膜,可累及皮肤、外阴和泌尿生殖器,常被误诊为“尖锐湿疣”。

  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时要到正规医院检查,以免被误诊为性病。此病特点是上述部位出现乳头状瘤样和息肉结节,经激光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以青年男女最为常见。早期出血常为唯一的症状,可有黏性鼻涕和轻度鼻塞,随着肉芽肿的增大鼻塞逐渐加重。

  2 鼻毛霉菌病:鼻毛霉菌为腐物寄生菌,侵犯患病后鼻黏膜动脉产生化脓性动脉炎为其传染的特征,可合并化脓性鼻窦炎,表现为剧烈头疼、脓血性鼻涕、低热无力,往往在治疗期间出现昏迷状态,易引起动脉栓塞症。

  3 鼻曲霉菌病:曲霉菌见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中,如鼻炎长期鼻塞时易罹患本病。临床症状类似细菌性鼻炎、鼻窦炎,鼻涕中或在穿刺冲洗时有暗红或灰绿色团块为其特征,部分患者对本菌产生过敏,可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病。

  4 鼻芽生虫病:该菌致病后鼻腔黏膜呈乳头状增生,常伴有肺部感染而反复发作,以进行性低热消瘦无力为主要症状。

  5 鼻隐球菌病:是吸入或摄入新型隐球菌引起的鼻病。典型的症状就是外鼻慢性溃疡伴发鼻咽和全鼻窦炎。

  6 鼻放线菌病:感染常起于牙槽,形成大而坚硬、木质样肿块,继而向鼻部扩散。

  7 鼻念珠菌病:本病中医称为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鼻病,常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或是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的病人,检查时在鼻腔和口腔黏膜上,可见散在或融合成片的白色斑或假膜,经擦除后可留有渗出性基底,色红但无出血。本病常引起支气管炎、心内膜炎和泌尿生殖器感染。

  8 鼻组织胞浆菌病: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临床上无典型表现,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者除有鼻塞不通外,常有反复咳嗽、低热不适等症,往往被当作“感冒”或“肺结核”诊治。此时如拍胸部x线片见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钙化斑点,可考虑为本病。

  此外,患有手、足癣(俗称脚气)的病人,如有挖鼻习惯也容易罹患真菌感染。除鼻塞外多伴有鼻部干燥不适的症状,其鼻腔黏膜多粗糙不平。

  手术治疗创伤小 由于致病的真菌种类不同,故临床的表现各异,治疗方法亦不同。严格说来,鼻真菌病按临床特征可分为非侵袭型、侵袭型、真菌球型和变态反应型。临床上常见的是真菌球型,常与细菌性上颌窦炎及上颌窦肿瘤有类似临床表现,均可有鼻塞、带血丝的脓涕,部分患者有头痛及面部肿痛。因鼻窦较隐蔽,x线拍片效果不佳,常易致误诊。CT对本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也有些病人在CT上显示上颌窦内侧壁肿胀,骨质破坏吸收,需要与恶性肿瘤虫蚀样骨质破坏相鉴别。最终可以手术探查明确诊断。

(实习编辑:卢美仪)

2010-05-19 00:00: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怎样判断是过敏性咳嗽还是咽炎
过敏性咳嗽和咽炎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点,可以从病因、症状、检查等方面进行判断。1、病因:过敏性咳嗽主要由接触过敏原引起,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属于气道的过敏性炎症反应。而咽炎病因较为多样,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于长期吸烟、饮酒,受到有害气体刺激,以及患有鼻炎、鼻窦炎导致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等因素引发。2、症状:过敏性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如在春秋季节花粉浓度高时,或在有宠物的环境中接触动物毛发后。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喘息、胸闷等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咽部疼痛或异物感。但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如咽部有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刺激性咳嗽,早晨起床时可能会咳出少量黏痰,一般无气喘症状。如果是急性咽炎,可能还会伴有发热、咽痛明显等症状。3、检查:过敏性咳嗽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可发现患者对某些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肺功能检查可能显示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可能呈阳性。而咽炎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对于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如果出现咳嗽或咽部不适等症状,想要明确是过敏性咳嗽还是咽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如果是过敏性咳嗽,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若考虑是咽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用嗓,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以减轻咽部症状。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咽喉部肿瘤ct可以看出来吗
咽喉部肿瘤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对于怀疑咽喉部肿瘤或存在相关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的患者,建议及时进行咽喉部CT检查,检查前需去除颈部金属饰品等异物,配合医生完成吸气、屏气等动作,以保证图像质量。首先,多层螺旋CT通过对咽喉部进行薄层扫描,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并可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从不同角度观察咽喉部结构。增强CT扫描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进一步凸显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晰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对于较小的肿瘤,CT能发现黏膜增厚、微小结节等早期征象;对于较大的肿瘤,可明确其大小、形态、边界,以及与周围肌肉、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关系。其次,不同类型的肿瘤在CT上具有特异性表现。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血管瘤等,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恶性肿瘤如喉癌、下咽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可伴有周围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对于侵犯喉软骨的恶性肿瘤,CT可清晰显示软骨的破坏情况,表现为软骨密度减低、连续性中断。若CT检查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喉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对于确诊的患者,CT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监测肿瘤变化的重要手段,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方案调整。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咽喉部肿瘤有什么症状
咽喉部肿瘤的症状主要包括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颈部肿块等。该疾病是发生于咽腔、喉腔及其周围组织的良恶性病变,症状表现因肿瘤类型、位置及大小而异。若出现长期且逐渐加重的咽喉部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喉镜等检查明确诊断。1、咽喉疼痛:疼痛是咽喉部肿瘤常见症状之一。初期疼痛多为轻微、间歇性,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疼痛。良性肿瘤如咽炎性息肉,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疼痛;恶性肿瘤如喉癌,肿瘤侵犯神经、黏膜及深层组织,疼痛更为剧烈,且吞咽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疼痛还可放射至耳部。2、声音嘶哑:喉部肿瘤易影响声带功能导致声音嘶哑。良性肿瘤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会改变声带振动形态,使声音变粗、沙哑;恶性肿瘤如喉癌,癌细胞侵犯声带或喉返神经,可造成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从初期轻微嘶哑逐渐发展为完全失声。3、吞咽困难:无论是咽部还是喉部肿瘤,随着体积增大都会阻塞或压迫咽喉通道,导致吞咽困难。早期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时稍有哽噎感,尤其在吞咽较硬食物时明显;病情进展后,即使吞咽软食、流食也会感到费力,甚至出现吞咽疼痛、食物反流,严重影响营养摄入。4、呼吸困难:当咽喉部肿瘤占据气道空间,或引发局部组织肿胀、炎症,可导致气道狭窄,引起呼吸困难。初期患者可能仅在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随着肿瘤增大,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费力、喘息,甚至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颈部肿块:部分咽喉部肿瘤患者可出现颈部肿块,多因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所致。肿块初期可活动,质地较硬,无明显压痛;随着病情发展,肿块逐渐增大、固定,与周围组织粘连,还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对咽喉部的不良刺激;避免过度用嗓,长时间说话后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从事粉尘、化学物质接触工作者,做好防护措施。40岁以上人群、有长期吸烟史或家族肿瘤病史者应定期进行咽喉部检查。若出现上述咽喉部肿瘤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咽喉痛什么原因引起
咽喉痛可能由用嗓过度、环境干燥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因素导致,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一、非疾病因素:1、用嗓过度: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或喊叫等会使咽喉部肌肉疲劳,声带也会因频繁震动和摩擦而受损。咽喉部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感觉。常伴有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声。2、环境干燥:当所处环境湿度较低时,空气过于干燥,咽喉部黏膜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导致黏膜干燥、脆弱。此时,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空气、灰尘等,进而引发疼痛。一般会感觉咽喉干痒,有轻微刺痛感,可能会频繁咳嗽。二、疾病因素:1、咽炎:病毒、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等都可能引发咽炎。感染时,病原体侵袭咽喉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使黏膜充血、肿胀,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产生疼痛。过敏时,机体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咽喉部黏膜水肿、疼痛。患者会感到咽部有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在吞咽时,疼痛可能会加剧,还可能伴有咽部异物感、咽痒、干咳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2、扁桃体炎: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大量繁殖,侵入扁桃体隐窝,可能引发炎症。扁桃体会充血、肿大,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可能造成咽喉疼痛。通常表现为剧烈咽痛,多为一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建议平时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另外,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如花粉、烟雾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