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与流感疫苗 近年来,尤其是近半年来,“流感、禽流感、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字眼充斥在各种公共媒体。流感与常见的“感冒”究竟有什么不同?
感冒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有机会不断地接触到许多病毒,某些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侵袭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的细胞,引起鼻窦、咽、喉等部位的黏膜肿胀发炎,症状除了发烧、头痛、倦怠感等全身性症状外,还会引起某些特定的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咽喉痒痛等。
绝大部分的症状(尤其是发烧)通常持续两三天,在1周内便会逐渐缓解,有些轻微的咳嗽可以持续1周甚至更久。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专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因为症状相似,流感常常容易被混淆为普通感冒,然而流感在病因、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上与普通感冒有很重要的区别。
病因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病毒是由一个内部的核衣壳和包膜组成。根据病毒核蛋白和膜蛋白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能引起大流行,乙型次之,丙型极少引起流行。
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又分为许多亚型,目前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5个亚型(H1-15),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其中血凝素H1-3亚型和神经氨酸酶N1-2亚型的流感病毒常见于人类感染。
临床症状 流感的全身性症状(如发烧、肌肉酸痛、倦怠感)比一般感冒严重许多。呼吸道症状(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反而较轻微。由于病毒本身的致病力及毒性,在特定的易感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肿瘤及慢性疾病患者中产生并发症的机会比一般感冒严重。
流行病学特点 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高传染力,潜伏期短,加上它可以侵犯所有年龄段人群,因此往往伴随不同规模的流行,此时常可看到家庭中、学校中多位成员同时发病。
流感疫苗的制备和种类 流感疫苗就是使用流感病毒的某些成分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的抗体可以抑制甚至中和流感病毒,从而帮助机体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在目前条件下,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与传播的最佳方法。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裂解疫苗。目前流感疫苗准许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包括健康及慢性病患者)。
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大多能维持一年,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组织流感专家根据前一年度病毒分离的流行资料来预测下一季可能造成流行的主要病毒株,进而决定下一年度应该使用的疫苗病毒株,通知相关企业生产该年度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