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基础常识

孩子感冒了 怎么办?

举报/反馈
2010-01-13 06:43:00腾讯

  儿科专家指出,对于儿童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来说,感染普通感冒、季节性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后,未必会出现我们熟悉的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而是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只是表现为发烧。因此很多家长会误当成胃肠疾病去就诊或服药,导致孩子的病情加重。

  专家提醒,在确定孩子患上感冒后,没必要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往医院跑,现在医院里感冒患儿扎堆,反而可能增加孩子交叉感染的机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如果孩子感冒症状不严重,要让孩子多喝水,还可以给孩子吃些清热的中药,如柴胡、清热解毒类的口服液、感冒清热冲剂等。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孩子精神不好、萎靡不振、食欲变差,或是出现腹泻、呕吐严重、哭的时候泪少、尿少、抽搐等脱水症状,或是高烧38.5摄氏度以上,就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目前有些人讲究感冒了不吃药,称可以提高抵抗力。这种做法对于儿童来说尤其不可取,因为感冒很可能演化成肺炎等疾病,因此孩子感冒了最好早些服用中药,以免病情加重,伤害身体机能。

  小编推荐:婴幼儿感冒更宜用中成药

  小儿感冒约80%以上由病毒引起,其中以流感病毒、副流感、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婴幼儿发病率占整个儿科感冒的44.4%。

  中医认为感冒因六淫之邪所致,其中以风寒、风热之邪最为多见。小儿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而得病。小儿阳气偏盛,邪易化热,常有表证同时伴有里热症。除此以外还常有兼证,如夹滞、夹惊等。所以小儿用药应兼顾以上特点。中成药比较适宜婴幼儿,家长可根据病因和临床中医分型不同加以选用。

  风寒感冒:小儿风寒感冒较成人少。特点是发热轻,怕冷重,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无汗或少汗,食欲不振,舌苔薄白。对这类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中成药是九宝丸,主要成分是麻黄、苏叶、葛根、桔梗、前胡、枳壳。1岁以上每次1丸(3克),日服2次,周岁内酌减量;午时茶颗粒,由苍术、羌活、防风、紫苏叶、厚扑、陈皮、枳实、山楂、麦芽等组成,以半袋冲服,日服2次。

  风热感冒:小儿多见风热感冒,表现发热重,怕冷轻,有出汗,咽干疼痛,鼻塞,咽充血明显,舌苔黄。常用辛凉解表的中成药。常用的是小儿感冒冲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前者的主要成分是疏散风热解表的藿香、菊花、薄荷,清热解毒的大青叶、板蓝根、连翘,以及清肺热的石膏。1岁内每次半包,1-3岁每次2/3包。此药还对扁桃体炎有效。但小儿体质十分虚弱不用。后者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黄芩、连翘、金银花、大黄等。适用于感冒高热患儿。1岁内每次5毫升,1-3岁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当服药24小时后未见明显效果,应前往医院诊治。

  因小儿服汤药比较困难,中成药用量相对较少,服用较方便,中成药还可调在乳汁、糖水或粥中服用。

  虽然上述都是非处方药,但在用药期间家长仍需仔细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和反应,如病情有变化,立即就医。感冒治愈后,及时停药。(时毓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教授)

时毓民主任医师中医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