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疾病资讯

心脏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是

举报/反馈
2023-11-05 02:30:5039健康网

心脏毒性风险较高的抗肿瘤药物包括蒽环类抗生素、环磷酰胺、紫杉烷类、氟尿嘧啶以及吉西他滨。

1.蒽环类抗生素

蒽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DNA合成和核酸代谢来干扰细胞分裂过程,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心脏毒性可能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时可致永久性或致命性损害。

2.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可能导致心肌炎、心包积液等心脏毒性的发生,长期使用还可能出现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3.紫杉烷类

紫杉烷类药物能够干扰微管蛋白的功能,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引起细胞凋亡,从而对心脏产生毒性。心脏毒性通常包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

4.氟尿嘧啶

该药物会竞争性地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合成。当DNA合成受抑时,可使RNA和蛋白质合成亦减少,导致心脏受损。心脏毒性可能表现为心律不齐、心绞痛等,长期应用会导致心脏传导功能障碍。

5.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在体内被细胞激酶磷酸化为单磷酸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形式,其中三磷酸盐为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它能够掺入到癌细胞的DNA中并成为其一部分,导致DNA链断裂及修复缺陷,引起心脏毒性。心脏毒性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接受上述提及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功能,以早期发现心脏毒性并采取相应措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