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指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高血压用药指南

服用降压药不可凭感觉

举报/反馈
2008-07-18 08:33:0039健康网社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血压病人仅凭“感觉”服降压药,即感觉不好时服药,没有什么感觉时就不服药;还有的病人甚至凭这种感觉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感觉不好就多服药,没有感觉时就少服药或不服药。

  那么,这种凭感觉决定服用降压药以及调整药物剂量的做法对吗?

  这些高血压病人所谓的“感觉”,在医学上称为症状,是指头痛、头晕、颈项板、肢体麻木等不适,是病人主观上感觉到的异常。这些症状的产生决定于疾病本身和病人两个方面。就疾病而言,如果病人血压很高,当脑血流量骤然增加时,病人会有头痛、头胀等不适;而如果病人血压过低,当脑供血不足时,病人也会有头昏、眼花、耳鸣、视物旋转等症状。在病人方面,疾病产生的异常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在临床上,我们把疼痛分为10分(10个等级),最不痛为0分,最痛为10分。对分级为中度的5分痛,有些病人对疼痛不敏感,即使对分级为5分的疼痛,他只感觉到1~2分的疼痛,甚至一点疼痛也感觉不到。而有的病人对于疼痛很敏感,尽管只有5分痛,他也会感觉疼痛难忍,好像已到了10分疼痛。

  可见,影响感觉或症状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主观感觉。因此,凭感觉决定是否服用降压药是不可靠的,临床上这种教训很多,也很沉痛。有不少病人已经得了高血压,但因为没有什么感觉,而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高血压,也不治疗,直到发生脑出血时,才有了感觉,但一切都太晚了。相反,有些高血压病人,尤其一些更年期高血压病人,尽管病情并不重,但精神紧张、焦虑,临床主诉多、症状多,而这些症状绝对不能作为是否服降压药的根据。

  再说,高血压病人的症状与血压水平并不总是相关的。有些病人血压稍有升高,就有很多不适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经常很高,却没有什么不舒服,可能他们已经适应长期高血压。这些血压很高的病人经过治疗后,一旦血压下降,却会引起头痛等不适症状,其原因可能与血压下降幅度过大、过快或血压波动有关,也可能与药物本身不良反应有关。所以,凭感觉服降压药或增减降压药的剂量,是不科学的。

  还有血压过高与血压过低,有时症状是一样的。例如,血压过高时可能有头痛、头昏,而当用降压药过量或血压过低时,也可因脑缺血而出现头痛、头昏。如果将因血压过低而引起的症状误认为是血压过高,继续服降压药,甚至增加降压药的剂量,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凭感觉服降压药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那么,高血压病人应该根据什么服降压药、增减降压药的剂量呢?最可靠的是根据血压水平,同时兼顾其他危险因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当确诊为高血压后,如果血压经常在150/95毫米汞柱以上,应按时、规则地服降压药,尤其当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时,不仅要规则服药,而且可能需要服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如果血压仅仅是偏高,而且有时还正常,这时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就要看是否还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如果这些病人除血压较高以外,还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心肌肥厚、肾脏损害(蛋白尿)等,或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最好提早服降压药,而且应坚持规则服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至于增减降压药的剂量,则应视血压水平高低而定,当血压水平较平时增高时,可加服半片降压药,待血压平稳后,维持原剂量。注意,高血压病人作出任何决定都需咨询医生,千万不要凭感觉随意增减降压药的剂量,以免酿成恶果。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