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并没有注射用抗乙肝病毒转移因子的说法,此处应指注射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传播,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体的体液中,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发挥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从而起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是无肝炎病毒感染者,主要适用于新生儿、医务人员、体育教师、托儿所等人群。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也可以前往医院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如果结果为阳性,需及时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痒等症状,通常在1-3天自行消失,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通常也可自行消失,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对此,可在接种点观察半小时左右,无特殊反应后再离开。
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前,需要注意如果对疫苗过敏,或者患有肝炎、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禁止接种。接种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避免饮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