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走出乙肝“转阴”治疗的误区

  「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每年新发现的乙肝病例多达50—60万。广大乙肝患者长期承受着机体的病痛,更面临着来自心理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一旦被检查出乙肝标志物阳性,他们的升学、就业、恋爱、婚姻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严酷的歧视。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乙肝治疗广告正是抓住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急于“转阴”的迫切心理,一方面别有用心,极度夸大乙肝的危害;一方面大肆吹嘘某些自诩为“转阴王”、“乙肝克星”的“神医”们“转阴”治疗的神奇功效,导致广大乙肝病友长期迷信“转阴”治疗。到底有没有一种药物能让乙肝病毒指标全部转阴?“大、小三阳”能否全部转阴?转阴对乙肝治疗到底有没有好处?乙肝治疗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在此,本人针对这些大家广为关注的疑问,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澄清事实,帮助广大乙肝病友辨明真伪,走出乙肝“转阴”的误区。

  一、目前根本没有一种药物能让所有的乙肝病毒指标全部转阴

  目前化验需要转阴的乙肝病毒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体(抗-HBc及IgM)、前-S1抗原、前-S2抗原、乙肝病毒脱核糖核酸(HBV-DNA)等。目前根本没有一种药物能让以上所有指标全部转阴。现在最好的抗病毒药物,在最佳时机使用,也只能使40%左右的乙肝患者出现HBV-DNA、e抗原转阴,表面抗原的转阴率不超过10%。

  二、“大三阳”、“小三阳”不可能全部转阴,也没有必要全部转阴。有可能并且有必要转阴的应该是e抗原和HBV-DNA!

  “大三阳”、“小三阳”是非专业的叫法,现在这一概念已被逐渐淡化。但是由于这种叫法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所以专业医师仍将它们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解释中。许多患者认为“大三阳重,小三阳轻”,只有“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甚至大、小三阳全部转阴”才是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这些认识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

  1、“大三阳”中的第一项是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本身无任何传染性。HBsAg很难转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哪一位医学家敢说能让表面抗原通过治疗转阴。另外,表面抗原还存在自然转阴现象。成人急性乙肝90%即使不治疗表面抗原也会出现自然转阴,而慢性乙肝患者在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中本身就有1.2%的自愈率。因此,表面抗原转阴治疗是徒劳的。

  2、“大三阳”中的第二项是e抗原(HBeAg)阳性。e抗原可以看作是乙肝病毒的重要结构之一,阳性提示病毒比较活跃,正在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该说,e抗原才是转阴的真正对象。抗病毒治疗,促进其转阴,并最好发生“血清学转换”,即e抗体(抗-HBe)转阳。

  3、“大三阳”中的第三项是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核心抗体本身并不是乙肝病毒的结构,它只是核心抗原(HBcAg)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在血液里出现的免疫反应物质,也是乙肝病毒曾经感染人体的血清标记物。事实上,没有必要让它转阴,也几乎不可能转阴,盲目让它转阴没有任何道理。因为即便是乙肝病毒被完全清除了,它也不会消失。即使是转阴了,仍需区分转阴是一过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一过性的往往是暂时的,一停药又会转阳),是血清转阴还是变异转阴,若是变异转阴则更糟糕。因为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受到免疫及药物的作用后,其基因在编码时易出现误差而产生病毒变异,变异的结果是病毒的增殖失去控制,甚至发生肝硬化和暴发性肝坏死。

  4、再说说“小三阳”能否全部转阴。“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除了表面抗原以外,e抗体和核心抗体都不是病毒本身的组成部分,转阴没有任何意义。

  科学地讲,最有可能并且有必要转阴的指标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HBeAg)和HBV-DNA。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应进一步检查一下HBV-DNA,凡是HBV-DNA阳性者(包括“一阳”、“二阳”、“三阳”,甚至“无阳”者),都要考虑HBV-DNA的转阴治疗。HBV-DNA阳性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并有可能引起肝脏的免疫损伤。乙肝转阴治疗应该是针对HBeAg和HBV-DNA。“全部转阴”无疑是误导和欺骗广大患者!

  三、为什么有的患者使用了所谓“乙肝转阴秘方”后能够出现病毒指标转阴?

  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自然转阴。社会上某些所谓“乙肝转阴王”正是看准了乙肝“自然转阴”现象,大肆宣扬他们的“乙肝转阴秘方”,到处招摇撞骗。实际上他们的“治疗转阴”几乎都是自然转阴。

  第二,病毒变异。病毒变异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不能产生或表达,以致检查时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为阴性,但这并不代表病毒复制的减轻或消失,更不能像某些“转阴神医”宣扬的那样,认为是乙肝治愈的标志。事实上病毒复制依然在进行,使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发生肝硬化,甚至暴发性肝坏死。这样会导致医生对病情判断失误,延误诊治。

  第三,一些不法医院或医生给病人出具了假报告单。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7-24 04:54:0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胰岛素峰值延迟是胰岛素抵抗吗
胰岛素峰值延迟可能是胰岛素抵抗,也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峰值延迟是指患者胰岛素的降糖效果降低,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同时伴有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因为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降糖效果下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2、不是胰岛素抵抗如果患者未患有糖尿病,且体内其他指标正常,只是出现胰岛素峰值延迟,则可能不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可能是患者近期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高血糖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可以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导致该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胰岛素峰值延迟的情况会得到改善。建议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行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同时,患者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什么情况
胰岛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通常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在中医里属于脾虚、气虚、肾虚、痰湿、湿热等情况。1、脾虚脾虚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等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口干、口渴、消瘦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2、气虚气虚是由于元气不足,导致身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虚肾虚是由于肾脏的精气不足,导致身体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痰湿痰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患者会出现咳嗽痰多、舌苔白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二陈丸、六君子丸等药物进行治疗。5、湿热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患者会出现身体困倦、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