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治疗尽量少用“降酶药”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单纯的降酶治疗没有太大意义,转氨酶复常只是解决了乙肝的表面问题,对于疾病的实质没有帮助,相反有时大量使用“降酶药物”有可能掩盖病情,贻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医生,我的转氨酶降下来了没有?我明天就得参加单位的入职体检了。”“医生,给我开点广告上卖的那种降酶药吧,我急着要把转氨酶降下来呢。”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中,医生经常会碰到这些十万火急要把转氨酶降下来的病人。而调查显示,正是为了追求“转氨酶下降”这样的指标,我国有近七成的乙肝病人把大量金钱花费在护肝降酶药上。

  但专家指出,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单纯的降酶治疗没有太大意义,转氨酶复常只是解决了乙肝的表面问题,对于疾病的实质没有帮助,相反有时大量使用“降酶药物”有可能掩盖病情,贻误抗病毒治疗时机。乙肝治疗的核心问题是抗病毒,只有乙肝病毒被消灭、被抑制,病情才能获得根本性好转。

  降酶药无法阻挡肝脏炎症

  我国现有各种各样的保肝降酶药物数以百种,多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植物药和中成药,主要含有五味子丙素、水飞蓟素、甘草酸等化学成分,这些药物可以使血液中超标的转氨酶迅速降低下来,获得肝功化验检查这一重要项目的正常指标。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近七成患者乙肝治疗的确存在“本末倒置”的情况,乙肝患者拿出自己积蓄中的多数钱财,用在“降酶药物”之上,满足于暂时性的转氨酶正常,得过且过,不求根治,致使大量资金花在无益的浪费之中。

  广东省肝病学会岭南肝病所所长杨炯指出,许多保肝降酶药,如五味子、联苯双脂、垂盆草等,虽有肯定的降酶效果,可以使谷丙转氨酶很快复常,但肝脏炎症依然存在与发展,因为引起肝炎的病因,例如乙肝病毒等,并没有解决,仅仅降降酶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

  使用降酶药种类别超过三种

  过多使用降酶药物不仅对病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由于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分解、转化、解毒,所以过多用保肝药无疑会增加肝脏负担,有时甚至诱发药物性肝炎。治疗乙肝应以抗病毒药为主,这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保肝药只能作为辅助措施,多数情况下只用抗病毒药物即可,不需要合用保肝药。即使病情允许应用保肝药,种类也不宜多,不要超过三种。

  不少人特别关注转氨酶变化,降则喜,升则忧,这未免有些片面。在没有查清原因的情况下,单纯使用降酶药有可能掩盖疾病的真相。即使已经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单纯降酶而不是抗病毒,也只会造成转氨酶正常的假象,乃至延误治疗。

  降酶药大行其道背后有原因

  各种降酶药物大行其道确是一个无奈的问题,杨炯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各种体检要求转氨酶必须正常,“降酶”需求很大。我国各种体检,包括公务员、上学、招工、入伍等等,首先就要求转氨酶正常,如果转氨酶检查异常,一票否决,转氨酶升高者,尽快降低转氨酶水平是第一要务。

  2.临床需要迅速将转氨酶降下来,以尽快获得临床治愈。长期以来我国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观察的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转氨酶的下降程度,只要转氨酶降到正常,就可以划归临床治愈,各个医院、各个医生自然要使用降酶药物以求得尽快的临床治愈。

  3.乙肝治疗长期形成的陋习,一时半会难以改变,迄今为止国家的乙肝治疗权威指南并没有对保肝降酶药物提出明确使用方法和限制,临床医生看乙肝时,只要见到转氨酶升高,100%都会加用一些降酶药物,以求得尽快见效。但是国际权威乙肝指南并无保肝降酶药物之说,也就是根本不认可所谓的保肝降酶药物。

  4.众多药厂以生产“降酶药物”为生,如果大量减少降酶药的使用,有可能导致药厂关闭。我国有许多以生产“降酶药物”为生的药厂,每年产值较高,这些年以来还有新的各种“降酶药物”不断获得新药批号,投放市场,不少药厂,不少人员要靠“降酶药物”生存,这是我国特有的景象,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大量使用降酶药的事实。

  “因此,广大乙肝患者必须清楚地认识治疗乙肝的根本举措是抗病毒,不要将有限的资金浪费到所谓的保肝降酶之中,不消灭病毒,一味保肝,肝脏也根本保不住。”杨炯提醒说。

  据《江南保健报》报道,韩国人经常把大蒜和其他食物搭配起来食用,既改善了口感,又提高了大蒜的健康功效,而蜂蜜泡蒜可谓是最佳的黄金搭档。

  蜂蜜中所含的矿物质和糖分,能与大蒜的营养成分结合起来,增强肝脏功能。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委刘健教授称,大蒜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吃后还会引起口干,而蜂蜜具有健脾、和胃、养阴的作用。因此,吃蜂蜜浸泡过的大蒜,能弥补大蒜伤阴的缺点,还能更好地保护胃黏膜。

  制作前,可先把大蒜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2分钟,或者用开水烫5分钟左右,然后再用蜂蜜泡1周左右就可以吃了。在倒入蜂蜜前,可以先将大蒜放入30%左右的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捞出后去除水分,以免造成大蒜腐烂,这样做出来的大蒜没有涩味,味道会更好。食用时,可以用水把蜂蜜稀释后饮用,也可加入适量的柠檬汁。

  蜂蜜泡蒜的食用时间最好在晚饭后,因为在睡眠过程中营养成分会被有效吸收,也能减少大蒜对胃的刺激。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5-06 04:55:00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生第一胎和第二胎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胎和第二胎在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分娩过程以及产后恢复等方面存在差异1、身体状况:怀第一胎时,孕妇身体各项机能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身体对怀孕的适应过程较为明显。而怀第二胎时,身体可能因之前的生育经历存在一些变化,如子宫可能有瘢痕(若第一胎是剖宫产),盆底肌功能可能有所下降,更易出现孕期不适,如腰酸、耻骨疼痛等。2、心理状态:第一胎时孕妇往往对分娩和育儿充满期待与紧张,会做大量准备工作,学习各种知识。第二胎时,孕妇有了经验,心理上会相对放松,但可能会因兼顾家庭、工作和大宝而产生更多压力和焦虑。3、分娩过程:一般来说,第一胎分娩时,产程相对较长,尤其是宫口扩张阶段,因为孕妇的宫颈较紧,产道也相对较紧。而第二胎时,宫颈和产道经过第一胎的扩张,分娩过程可能会相对顺利,产程较短,但也可能会面临子宫收缩乏力等问题。4、产后恢复:第一胎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子宫复旧、恶露排出等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且新手妈妈可能因照顾新生儿而疲惫,影响恢复。第二胎产后,身体恢复可能会快一些,但由于要照顾两个孩子,休息时间可能更难保证,也会对恢复产生影响。对于准备生育二胎的家庭,建议提前做好身体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尤其是有剖宫产史或其他孕期并发症的孕妇。在孕期要合理安排生活,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关注大宝的心理变化,提前做好沟通,让其接受即将有弟弟或妹妹的事实,避免大宝产生心理落差。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男生第一次疼是因为什么
男生第一次疼,可能与心理紧张、缺乏经验、润滑不足等有关,也可能是包茎或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因素导致。了解这些因素,能帮助正确认识初次性行为时的不适感受。一、非疾病因素:1、心理紧张:初次性行为时,由于对性知识了解有限,内心往往充满紧张、焦虑情绪。这种精神状态会使全身肌肉紧绷,包括会阴部肌肉,导致在性行为过程中产生疼痛感。2、缺乏经验:缺乏性行为经验,在动作上可能不够协调、过于生硬。比如在进入时,没有掌握好角度和力度,容易对生殖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刺激,引发疼痛。3、润滑不足:正常性行为需要足够的润滑来减少摩擦。同房时可能因为双方没有充分的前戏,导致阴道分泌物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润滑,使得阴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较大摩擦力,进而产生疼痛。二、疾病因素:1、包茎或包皮过长:存在包茎情况,即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或包皮过长,过长的包皮包裹阴茎头,易藏污纳垢引发炎症。性行为时,包皮强行上翻或受到摩擦,容易引起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包皮嵌顿。2、尿道炎:尿道受到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性行为过程中,生殖器官的刺激会使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加重,炎症部位受到挤压、摩擦,从而产生疼痛感。3、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生炎症,在性行为时,性器官充血会刺激炎症部位,引发会阴部、阴茎等部位的疼痛,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在进行性行为前,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殖器官清洁。若怀疑存在疾病因素导致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癣药膏排名第一名是什么
通常没有脚癣药膏排名第一名的说法。脚癣通常是指足癣,常用的药膏有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如果怀疑患有足癣且自行用药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用药。1、硝酸咪康唑乳膏:该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多种引发足癣的常见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对于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等各类足癣,遵医嘱使用能有效缓解瘙痒、减轻炎症。2、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该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形成,从而发挥强大抗真菌功效。其对皮肤癣菌选择性高,能快速杀灭真菌,且具备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在鳞屑角化型足癣的治疗中,遵医嘱使用可深入皮肤角质层,从根源抑制真菌生长,改善皮肤粗糙、增厚、脱屑等症状。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此药膏含曲安奈德和益康唑两种成分。益康唑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曲安奈德作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的效果。当足癣合并湿疹样改变,或因搔抓致使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时,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既能抗真菌,又能减轻炎症和瘙痒,有助于皮肤损伤的修复。但该药物含有激素,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需遵循医嘱合理应用。4、联苯苄唑乳膏:联苯苄唑能改变真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实现抑制和杀灭真菌的目的。对皮肤癣菌、酵母菌等多种真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在足癣治疗中,遵医嘱涂抹在患处,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持续发挥抗真菌作用,阻止真菌进一步侵袭皮肤,有效控制足癣症状。日常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真菌滋生。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汗性强的袜子,避免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足部出汗较多,可适当使用具有吸汗功能的鞋垫。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不是都会流血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否都会流血是一个常见但存在误解的问题。并非所有女性在第一次性生活时都会流血,流血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处女膜结构、性行为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但并非所有女性处女膜在初次性生活中都会破裂,且出血量因人而异。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口的一层薄膜,其形状和厚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女性处女膜弹性较好,可能在性生活中不发生破裂或仅轻微拉伸,因此不会出血。另一些女性处女膜较薄或开口较小,可能在初次性生活中破裂并伴有少量出血。此外,处女膜可能因运动、使用卫生棉条等原因在初次性生活前已部分或完全破裂,因此不会在性生活中出血。性行为方式也可能影响是否出血。充分的性前准备,如情感交流、身体放松及使用润滑剂,可减少阴道口及处女膜的损伤风险,从而降低出血可能性。若性行为过于粗暴或缺乏润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或处女膜损伤,增加出血风险。个体差异在是否出血中起重要作用。部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或激素水平影响,阴道黏膜较薄或较脆弱,容易在性生活中出现轻微出血。另一些女性可能因处女膜结构特殊或已自然退化,初次性生活时无明显出血。此外,心理紧张或恐惧可能导致阴道肌肉紧张,增加不适及出血风险。建议女性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与误解。若出现轻微出血,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保持局部清洁即可。若出血量较多或伴有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