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胀、腹痛和肾炎等症状。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如细菌、食物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受损,红细胞外渗所致。这些致敏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IgA介导的炎症反应,使血小板活化并黏附于受损血管壁上,形成微血栓,进而引发紫癜。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伴有瘙痒;严重时可伴随关节肿胀、腹痛、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以及肾炎表现。
可以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凝血功能测定、IgA水平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必要时还可进行超声心动图、CT扫描或组织活检以评估肾脏或其他器官受累情况。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用于缓解皮肤症状,以及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可以控制严重的全身症状。对于胃肠道受累者,可能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以减轻腹痛和消化道不适。
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引起过敏的食物或物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皮疹和关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