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疹、瘙痒、关节肿胀、腹痛、血尿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皮疹
药物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皮肤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形成炎症性斑丘疹。皮疹通常出现在四肢伸侧、臀部等部位,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或不痒。
2.瘙痒
当患者出现药物过敏性紫癜时,可能会因为炎症因子的刺激而诱发皮肤瘙痒的症状发生。瘙痒感可分布在身体各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时伴随有脱屑或结痂。
3.关节肿胀

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在服用药物后会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内,进而引发免疫反应,使滑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关节肿胀的情况发生。肿胀通常发生在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但也可能是手指或脚趾的小关节。
4.腹痛
腹痛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胃肠道黏膜损伤或者肠壁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疼痛位置多在脐周或下腹部,可能呈阵发性绞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5.血尿
血尿主要是由药物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此时红细胞进入尿液中,导致尿液颜色变红。血尿通常为全程肉眼可见,但有时也可能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
针对药物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症状,可以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血液指标是否异常,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样本分析来确定特定致敏源。治疗措施包括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充足休息,确保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同时监测任何新出现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