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对蟑螂蛋白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从而引发过敏症状。当机体再次接触蟑螂时,与IgE结合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介质,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及平滑肌收缩,进而出现红斑、水肿、风团等皮肤过敏反应。
除直接接触外,吸入蟑螂排泄物中的微粒子或进食含有其分泌物的食物也有可能引起呼吸道或消化道过敏反应。
预防蟑螂叮咬和接触是避免与其相关的皮肤过敏的关键。若发现有蟑螂活动迹象,应采取措施清除它们及其产生的垃圾,并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过敏反应科(变态反应科)
主任医师
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 过敏反应科
主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 过敏反应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过敏反应科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吉林省敦化市翰章南大街212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蓟县上仓镇后秦各庄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西岗区香锦街1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墨玉县城古则北路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北口昌运宫15号(北洼路北口,香格里拉饭店南100米路东)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通州区北马厂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