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当机体出现皮肤过敏时,可通过反复搔抓、观察、使用药物等方式帮助判断。一般情况下,当皮肤过敏时,可出现瘙痒、红肿、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与是否接触过敏原有关,但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判断皮肤是否过敏:
1、反复搔抓:反复搔抓后,皮肤可出现条状、片状抓痕,且较为明显,此时再观察,可在一段时间内再次出现类似反应;
2、观察:皮肤过敏时,皮肤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水疱,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渗出、结痂、鳞屑等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自觉瘙痒、灼热,若观察皮肤,可看到皮肤表面有毛孔增大、毛细血管扩张等现象;
3、使用药物:皮肤过敏时,一般会采用药物缓解症状,可使用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若症状较严重,还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治疗;
4、观察:通常情况下,当皮肤过敏时,皮肤会表现为剧烈瘙痒,若不再搔抓,通常可以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也可观察皮肤症状是否缓解,若无缓解,则可能是过敏导致。
此外,除上述方法外,患者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判断是否为过敏体质。如果是过敏体质,在接触或食用过敏原后,皮肤过敏症状可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自行缓解。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皮肤过敏时,建议及时寻找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此外,若皮肤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出现红肿、破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局部涂抹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主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 过敏反应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过敏反应科(变态反应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过敏反应科
主治医师
宝鸡市中心医院 过敏反应科
主任医师
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 过敏反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