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食物过敏是一种异常的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免疫反应。食物中的某些物质(通常是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当作入侵的病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高发阶段,往往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症状多种多样。
皮肤反应是食物过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湿疹、丘疹、荨麻疹等,有的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泻、呕吐、腹痛、便血,还有的表现为咳嗽、咽喉痒、口唇肿胀、过敏性鼻炎,个别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或窒息而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尤其是引入新食物时一定要慎重,要掌握一些添加辅食的技巧,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毛丽梅
婴儿易食物过敏的三大原因
1.婴儿肠道屏障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人的肠道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大量细菌、病毒及食物中的各种大分子物质,作为抗原的大分子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正常情况下,肠道黏膜屏障可有效阻断有害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但与其他器官、系统一样,肠道黏膜屏障从出生到成人阶段有一个发育成熟过程。研究证实,年龄越小,小肠结构越不成熟、肠黏膜通透性越高,大分子物质越容易被小肠吸收,从而导致过敏。此外,新生儿胃酸分泌少,2岁以前肠道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未达到成人水平。这些因素都使食物抗原易于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人体而导致过敏。
2.婴儿胃肠道局部免疫水平较低
胃肠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在胃肠道发挥免疫作用。现已证实,SlgA通过与肠腔中的抗原形成复合物而抑制抗原的吸收与转运。新生儿肠道中SlgA含量相对较低,可造成大分子物质转运增加,这也是小婴儿易发生食物过敏的原因。
3.婴儿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导致食物过敏
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会增加,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是益生菌,可通过免疫排斥、免疫清除、免疫调节而发挥抗感染、抗过敏作用。喂养方式等诸多因素可影响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和构成,而肠道菌群组成成分及数量的改变,可使婴儿对通常无害的食物蛋白抗原缺乏耐受而发生过敏反应。
正确添加辅食,预防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在1岁以内,特别是刚开始添加辅食4~6个月。为了避免或尽量减少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坚持母乳喂养,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主治医师
宝鸡市中心医院 过敏反应科
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 过敏反应科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过敏反应科
主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 过敏反应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过敏反应科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靖江市人民南路2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鞍山市立山区立山街1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镇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大道3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插排尾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