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心过敏成为“流行病”

  外出游玩后,脸上出现红斑、总是流泪、不停地打喷嚏;家里换了新窗帘或新地毯,原本偃旗息鼓的哮喘重新发作;无论喝母乳还是配方奶,婴儿湿疹奶癣)始终在全身“茁壮成长”;水产海鲜吃完后,奇痒难忍的风疹块会在第一时间向所有人透露饮食喜好。这些过敏性疾病经常发生在你我身上和周围,患病率的迅速增高已达到某种流行病的程度。

  过敏性疾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结膜炎乃至过敏性休克等。

小心过敏成为“流行病”


  这些疾病的增多首先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过敏发生于任何年龄,并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受累的器官和组织多,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双眼等等。并发症也多,尤其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是难治性肾炎、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反复发作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由于疾病控制不佳,使个人、家庭、社会都不堪重负。

  防治过敏性疾病的关键首先是避开过敏源,例如避免尘螨、花粉、宠物皮毛的刺激,提倡勤晒被褥,出门配戴口罩或鼻腔内涂抹“隐形鼻罩”即花粉阻隔剂。经常开窗通风和打扫卫生,保持空气和环境的清洁。

  其次,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变异性炎症。诚如哮喘的防治强调早期干预,即进行规范的抗炎治疗。其目的是控制哮喘,不让其发作,而不是发作后治疗。全球哮喘防治创议(英文简称GINA)曾指出,哮喘治疗的目的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因此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的疾病。

  第三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以哮喘为例,其治疗目标是尽可能控制哮喘症状,包括夜间症状;使哮喘发作或加重的次数减少,甚至不发作;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包括体育锻炼;β2受体激动剂用最少,甚至不用;预防发展成为COPD;减少或无药物副作用。

  进而是靶位治疗(targeted therapy)和同时治疗,为此,必须寻找多元化的结合治疗形式。中国哮喘联盟制定了有效、廉价、易被接受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治疗哮喘的优势。

  中医治疗的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敷贴)、针灸治疗、水针穴位注射、中药喷鼻剂等,巧妙运用了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如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祛风止痒等)、扶正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平衡作用(调整机体功能,以求得新的动态平衡。此时施药,可提高药物的正作用,降低药物副反应)。正如有些学者提出“急则治标(西医解痉、中医降气)、缓则治本(补肾固本)”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提倡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加穴位敷贴巩固疗效。沈惠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龙艳)

2009-05-11 09:41:00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不小心脚磨破了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不小心脚磨破了,可以通过日常护理、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日常护理患者要注意局部的清洁,避免经常用手去触摸局部,也要避免穿过紧的鞋袜,否则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概率。2、饮食调理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3、药物治疗如果伤口部位的感染比较严重,还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医用碘伏、医用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4、物理治疗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脚部出现伤口,在进行日常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的愈合。5、手术治疗如果伤口部位已经出现化脓的情况,而且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是很好,还可以通过手术切开排脓的方式来改善,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情况,加强营养的摄入,但是避免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还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手脚麻木小心哪些心脑疾病,哪两个方法可以快速缓解
手脚麻木可能是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颈椎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没有手脚麻木哪两个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的说法。手脚麻木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按摩、服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1、脑梗死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失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改善。2、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情况。由于脑出血会压迫脑神经,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穿刺引流术等。3、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可能会导致手脚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手脚麻木的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4、颈椎病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颈椎疾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患者可能会出现头颈部僵痛、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5、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主要是由于药物、营养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的疾病。由于末梢神经部位存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区别
从医学上来讲,传染病一般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由感染患者和其他宿主引起的通过各种媒介(如空气、水等)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疾病。流行病也大致如此,只不过其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等难以防控的传播方式为主,感染力极强,极容易造成群体感染的暴发。二者在本质上相似,在医学研究上属于两个学科。 传染病是会传染的疾病,也就是说,可从一个生物体藉由病原体传染到另一个生物体的疾病。流行病是流行病学的研究主题,当某一疾病之观察值超过预期值,比预期的多时,就称之为流行病。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科目,研究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 流行病学不仅研究传染病,其他如慢性病(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精神疾病与意外事件等健康议题,甚至各种疾病的危险因子,如抽烟、肥胖、营养摄取状态、生活型态等,都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课题。流行病和传染病区别不仅在于其感染人数,有时也在于一个区域生活质量导致的聚集性发病,例如现在糖尿病人比以前多,也是流行病,但不是传染病,登革热比去年多,既是流行病又是传染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