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咋办?宝宝皮肤又过敏了!

  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刺激宝宝皮肤的因素越来越多。小儿科主任穆淑琪表示,在门诊中常遇到家长带着皮肤泛红、瘙痒的宝宝前来问诊,这多半是因为宝宝的“易敏感肤质”!这让妈妈们既心疼又头疼,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些困扰呢,请让专家来支招,帮妈妈破解调“皮”密码!

  调“皮”的肤质——“易敏感肌肤”

  宝宝的皮肤构造与功能约至2岁才会渐趋成熟,在这段期间,宝宝的肤质较为脆弱,一旦受外环境刺激,就会引起皮肤的“敏感反应”。穆淑琪表示,它与过敏肤质中的“异位性皮肤炎”虽有类似症状,但却大不相同,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易敏感肤质”的症状吧!

  易敏感肌肤的三张“黄牌警告”

  1、肌肤抵抗力低

  易敏感肌肤是指较脆弱和耐受性差的肤质,就像成人的敏感性肤质一样,由于肌肤表面缺少亲水性皮脂的保护,外界的刺激因子又趁机钻入肌肤里层,使肌肤耐受性降低,甚至无法抵抗,因此就会出现泛红、干痒、紧绷、发炎和血管扩张等敏感症状。

  Tips:干性肌肤≠敏感肌肤

  穆淑琪医师表示,易敏感肌肤的特性,肌肤的外观看起来像干性肤质,但并非干性肤质就是易敏感肌肤。

  2、泛红、干痒症状反复出现

  环境中一旦出现刺激因素,比如:宝宝学会爬行、洗过热水澡、爆发激烈的情绪等,就会容易在肌肤表层出现泛红、干痒、紧绷等敏感症状,脸上或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而我们常听到的“小苹果脸”也是容易敏感肌肤的症状之一,虽然这些症状会在几小时或几天后逐渐消失,不至于影响生活,但反复出现却让妈妈心疼又头疼!

  3、有家族倾向的可能

  穆淑琪医师表示,易敏感肌肤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数据显示具有遗传性,但就门诊经验而言,确实有家庭性倾向,若父母有易敏感肌肤,宝宝肌肤敏感的几率就会增加。

  “异位性肌肤炎”、“易敏感肌肤”到底如何区分?

  穆淑琪指出,“异位性肌肤炎”与“易敏感肌肤”虽有类似症状,但却大不相同。目前,“异位性肌肤炎”的发生率也越来越普遍,几乎每10位幼童就有1位患有异位性肌肤炎,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此病症也有了较多的警觉。只要宝宝出现类似症状,妈妈的脑中就会浮出“异位性皮肤炎”的警讯。对此,穆淑琪医师表示,妈妈们不必太惊慌,除非症状十分严重才可判定为异位性肌肤炎,否则仅会以易敏感肌肤判定。但建议妈妈一定要做好防护、保养,以异位性肌肤炎的照护方式来巩固宝宝的肌肤防线,以免日后转为异位性肌肤炎。

  可靠的判断方法——程度+时间

  穆淑琪医师表示,大部分的宝宝仍为易敏感肌肤问题,异位性肌肤炎属过敏肌肤,它们最基本的表现症状就是“干、痒”,最简单的判别方法就是“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易敏感肌肤在一年四季都会不定时出现症状,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是夏季较热、容易流汗时,症状会较频繁的出现,但在刺激因素消除后,症状就会自行复原;异位性肌肤炎的瘙痒程度通常较为严重,且持续的天数较长,更有红、肿、痒后造成的续发性问题,像是细菌及霉菌的感染。

  肌肤屏障功能和免疫的异常,血管会释放组织胺,造成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表现。

  引发肌肤泛红、瘙痒的罪魁祸首

  易敏感肌肤的症状虽不严重,但是看着宝宝的肌肤时不时就泛红、瘙痒,让妈妈心疼不已。而导致宝宝肌肤敏感的原因不外乎是环境中的刺激因素,建议妈妈每次在宝宝有敏感肌肤反应后,都仔细回想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这些反应的因素,并在日后尽量消除。

  1. 不适宜的环境

  剧烈的阳光,过热或过冷的环境,突变的温度,强风、寒风与空气污染等。

  2. 物理因素

  肌肤受到碰撞、挤压或摩擦,通常摩擦可能为尿布或粗糙的衣物。

  3. 化学成分

  香皂、洗发乳、沐浴露、护肤品中的不当成分。

  4. 心理因素

  压力、激怒、突然的激动情绪。

  日常护理——增强宝宝肌肤抵抗力的有效屏障

  对宝宝幼嫩的肌肤进行细心周到的呵护是防患“易敏感肌肤”的有效屏障,否则,日后很有可能转为过敏性肤质。因此,妈妈一定要留意以下的日常护理方法!

  维持良好居室环境

  为了确保居室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必须及时通风换气,使室外清新空气与室内污浊空气进行交换,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室内细菌、病毒的传染与侵害。而敏感肌肤的宝宝特别容易因室温变化而出现肌肤的不良反应,因此,在通风换气时,最好维持一定的室温,不要让室内温度起伏太大,比如夏天门窗可以经常打开,冬天则应轮流开窗,以避免刺激宝宝的肌肤;若是室内太过干燥,建议在家中使用加湿器或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另外,鲜花中的花粉也容易让“敏感宝宝”的肌肤感到不适,因此,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到花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对于宝宝来讲,由于胃肠功能还不够完善,某些食物中的物质未经充分消化就直接进入了体内,所以比较容易引发过敏症状。虽然易敏感肌肤症状轻于异位性肌肤炎的症状,饮食上没有太大限制,但仍须避开过分刺激的食物,像是吃得太咸、太辣的食物都有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刺激,因此,宝宝对刺激性食物必须 “忌口”。

  使用成分单纯的护肤品

  妈妈可为易敏感肌肤的宝宝选择合适的护肤品,以提高肌肤的耐受程度,加强肌肤的防御能力。但选择护肤品时,一定要选择无香精、香料的产品,最好是选择刺激性较小的宝宝专用护肤品,并且成分越单纯越好,以免过分复杂的成分反而给肌肤带来负担和刺激。

  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

  衣物作为宝宝的“第二层肌肤”,往往是妈妈最容易忽视的因素,成为宝宝肌肤的隐形杀手。因此,妈妈在为宝宝挑选衣物时,应选择纯棉、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以免粗糙、紧绷的衣物摩擦肌肤而引起敏感反应。另外,尿布是宝宝最贴身的衣物,也是最容易引起宝宝泛红、瘙痒等敏感反应的衣物,所以,妈妈一定要为宝宝选择质地柔软的尿布。

  “睡”出健康好肤质

  睡眠对宝宝而言是极重要的生理活动,优质的睡眠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因此,要让宝宝有良好的抵抗力,提高肌肤防御外界刺激的能力,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不可小看的重要因素。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8-16 13:52:00浏览1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
更年期综合征通常包括潮热出汗、情绪波动、月经紊乱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谷维素、知柏地黄丸等药物。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妇科超声检查、骨密度检查等,以评估病情。一、症状:1、潮热出汗:更年期综合征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而引发潮热。患者常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随后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因人而异。2、情绪波动: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导致情绪易出现波动。患者可能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3、月经紊乱: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排卵不规律,月经周期开始出现变化,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也可能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最终逐渐绝经。二、药物治疗:1、戊酸雌二醇:该药物能补充体内缺乏的雌激素,通过与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调节相关生理功能,缓解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潮热出汗、阴道干涩等症状,改善更年期不适。但使用雌激素有一定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2、谷维素:遵医嘱使用该药物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分泌平衡障碍,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焦虑、失眠等症状。3、知柏地黄丸:该药物作为中药制剂,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出现潮热盗汗、口干咽痛等阴虚火旺症状的女性。通过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缓解相关不适,对改善更年期症状有辅助作用。建议女性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稳定内分泌。在这一时期应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辅助预防骨质疏松;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定期体检,监测身体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怎样治疗或吃什么药
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常用药物有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谷维素等。患者应及时就医,可进行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骨密度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并指导治疗。一、治疗方法: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调节。适当进行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可增强体质,缓解焦虑情绪,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及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新鲜蔬果等,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潮热等不适。2、心理干预:更年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情绪易波动,出现焦虑、抑郁等。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排解不良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心理状态。3、物理治疗:遵医嘱采用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通过电极片贴在特定穴位或疼痛部位,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末梢,起到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对更年期出现的关节疼痛等不适有一定帮助。二、药物治疗:1、戊酸雌二醇:该药物能直接补充雌激素,改善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潮热、睡眠障碍、泌尿生殖道萎缩等,通过与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生理作用。2、地屈孕酮:该药物可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过度刺激,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常用于激素补充治疗中与雌激素联合使用。3、谷维素:该药物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症状,对更年期出现的焦虑、失眠等有一定缓解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间脑功能有关。建议更年期女性保持良好心态,正确认识更年期生理变化,减少心理压力。注意保暖,潮热发作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减少潮热诱发因素。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妇科情况、骨密度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刘德伟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更年期女性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吗
女性步入中年后,会开始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血量不稳定等症状,直至最后一年内完全停经,这段时期就是更年期。更年期的保养方式有很多,但也存在诸多疑问,其中一个疑问就是喝太多豆浆是否会导致乳腺癌。下面就为您进行说明,解开这个疑惑。【更年期的症状】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77.3岁(2021年数据)。若以中国女性平均停经年龄48至52岁来计算,女性要面对的“更年期后人生”可能超过25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无论是女性自身还是其家人,都更应该了解在这段时期如何好好保养自己。步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女性逐渐失去怀孕、生育的能力,生理方面也开始逐渐老化,身心可能都会承受较大压力。大约有8成女性会感到更年期不适,主要症状如下:a、脸部潮红。b、夜间盗汗。c、心悸。d、皮肤干燥老化。e、阴道炎。f、尿失禁。g、失眠、焦虑。h、记忆力减退。【豆浆的雌激素过多会致癌?】豆浆含有大豆异黄酮,有些女性想通过喝豆浆来补充雌激素,但也有人担心喝太多豆浆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根据以往临床经验,早期有些医生在治疗更年期女性症状时,会为女性患者使用雌激素。有研究显示,过多的雌激素有诱发乳腺癌的风险。然而,豆浆富含的大豆异黄酮并不是雌激素,不能与雌激素等同。大豆异黄酮俗称植物雌激素,其结构虽与哺乳类的雌激素类似,但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无法发挥与哺乳类雌激素相同的作用。因此,摄取植物性雌激素,不会直接增加体内哺乳类雌激素的含量,也就更不会有致癌的风险。大豆异黄酮其实是帮助身体产生雌激素的原料,摄取足量且天然的大豆异黄酮,身体才有足够的原料“自产”最适合自己的雌激素。所以,喝豆浆反而能够缓解更年期女性缺乏雌激素的问题。【喝豆浆不会摄取过多大豆异黄酮】从营养成分比例来看,大豆异黄酮仅占黄豆的0.2%至0.4%,这意味着一公斤黄豆所萃取出来的大豆异黄酮,最多约为20至40毫克。吃入人体后,也仅有20%的大豆异黄酮会被肠道吸收。所以,更年期女性不用担心每天喝两杯豆浆会摄取过多的大豆异黄酮,反而更应该留意挑选质量好、新鲜的豆浆。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妇女吃地屈孕酮片要注意什么问题
更年期妇女服用地屈孕酮片需注意用药剂量与时间、身体反应监测、基础疾病影响以及禁忌情况等问题。建议在用药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尽量清淡,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1、用药剂量与时间: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地屈孕酮片,切勿自行增减剂量。通常应在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服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较为稳定的血药浓度,更好地发挥药效。2、身体反应监测:密切关注用药后身体的反应,留意是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症状较轻,可继续观察;若不良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3、基础疾病影响:若更年期妇女本身患有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服用地屈孕酮片前务必告知医生。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同时药物也可能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4、禁忌情况:已知对地屈孕酮片过敏者禁止使用该药物。有严重肝功能障碍、不明原因阴道出血、严重高血压等情况的更年期妇女,也不宜服用地屈孕酮片,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用药后的身体状况和症状变化,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同时,不要随意相信未经专业医生指导的用药建议,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