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刘大爷今年71岁,三个月前在起床时没站稳,腰部磕到了床沿,他当时没太当回事,起身该干嘛干嘛去了。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腰部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小半个月时间一直没有好转,去医院检查发现腰椎出现了压缩性骨折,之后在医院入住进行了治疗。
出院前,医生叮嘱他要去风湿免疫科进行治疗,因为他的骨质疏松非常严重,没有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再次发生骨折。
刘大爷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他觉得自己已经好了,回家后多注意就好了。没想到回家后的第二天,刘大爷就因为一次弯腰而再次发生了骨折,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和上次是一样的问题。
这个情况令刘大爷悔不当初,早知道前天就听医生的建议去进行治疗了,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一、老人摔一跤就骨折,年龄越大骨头越松?
北京医院骨科王强表示,老年人在上了年纪之后,腿脚会变得特别不利索,在生活中经常会磕磕碰碰,摔倒也经常会发生,不少老年人一摔倒就会骨折,这多半是骨质疏松在“捣鬼”。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具体表现为骨组织显微结构减少、骨基质比例减少以及骨脆性增加等。诱发骨质疏的原因有很多,如年龄、女性绝经、内分泌疾病等。
而且人体内的骨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尤其在女性绝经之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骨量丢失也会特别明显。相较于男性,中老年女性跌倒后发生骨折的风险更高。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鲁翔表示,老年人在日常可通过1个动作来判断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靠墙站立,如果后脑勺与墙壁的距离>3cm,说明体内骨量正在流失,>6cm则说明很可能会出现压迫性骨折,要尽早就医。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2.1亿人存在骨量低的问题,其中有近7000万骨质疏松患者。罹患骨质疏松早期,身体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随着病程发展,会让患者出现腰腿疼痛、易骨折等症状,该症在老年人、吸烟、过度饮酒/喝咖啡、体力活动少以及维生素D缺乏人群身上较为多见。
二、四种慢慢“掏空”骨骼的食物,尽量少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罗湘杭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日常饮食存在一定关系,这几种食物会促进骨密度下降,要尽量少吃。
高钠食品:多项研究指出,高钠饮食是诱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居民的日均钠摄入量为10.5g,远超膳食指南推荐的6g。
咖啡:咖啡具有利尿作用,会增加钙质从尿液内析出的量,长期摄入过量很容易导致体内钙流失过量,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内的磷酸含量较高,该物质摄入过量会导致钙磷代谢平衡被打破,容易让身体对于钙的吸收减少。
酒精:长期饮酒的人群,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不饮酒的会增加许多,饮用越多的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越高。
三、不想惹上骨质疏松,四件小事要做好
研究发现,在膳食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以及矿物质等成分, 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有很大的好处。即便是已经罹患骨质疏松的患者,也能通过补充营养来缓解病程的进展。
1、低盐低脂饮食为宜
上文提到,盐分摄入过量与骨质疏松的发生之间有直接关系,日常烹饪要注意减少盐分的添加,尽量保持每日摄入盐分<5g。除了要控制盐分摄入外,还需要注意限制脂肪的摄入。高脂肪饮食摄入过量容易让钙质与其结合,导致身体的钙吸收量下降。
2、科学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与骨的生长、代谢之间有直接关系,日常要注意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可适当多吃鱼、动物肝脏以及乳制品,同时要注意多晒晒太阳,也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
3、补充足够的钙和蛋白质
《BMJ》上的一项营养干预文章显示,高龄老人增加钙、蛋白质的摄入,可以让跌倒风险降低11%、骨折风险降低33%、髋部骨折风险降低46%。建议每日摄入50g鸡肉、50g鱼肉、1个鸡蛋、1斤牛奶,以此来保证钙和蛋白质的摄入。
4、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进行的运动也不同。建议40~50岁还没有出现骨质疏松的人群,可适当进行慢跑、跳舞等有氧运动;年龄>60岁的人群,建议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步行;年龄>70岁的老年人,运动建议遵医嘱。
老年人跌倒是十分常见的,很多老年人在髋部骨折后直接卧床不起,没多久就离世了。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养成定期体检的意识,发现问题后及时干预。
参考资料:
[1]《老年人跌倒,这些部位最易骨折,为啥呢》.健康中国.2020-12-16
[2]《喝茶会导致骨质疏松?您的钙质其实是这么悄悄流失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06-24
[3]《预防骨质疏松,该怎么吃? | 科普时间》.健康中国.2023-08-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河南肾病 肾病综合征
河南肾病 肾病综合征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