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很多人都难以想到,在健身房骑固定单车15分钟竟可将人送进医院!而这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近日,来自美国纽约医学院威彻斯特医学中心的Maureen Brogan教授就收治了一例这样的患者。患者在健身房运动后出现大腿无力、压痛和肿胀而收治入院,Brogan博士认为该患者并非常见的肌肉疲劳,进一步实验室检查证实了Brogan博士的怀疑:患者尿液分析显示蛋白尿阳性,肌酸磷酸激酶峰值为60,000 U/L—横纹肌溶解症的标志。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因同等条件下,有的人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而有的人则无任何异常,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遗传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以及其他药物在横纹肌溶解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虽低(约为29.9/100,000人年),但却较为严重,48%的患者需住院治疗。随着极限运动的发展,运动量增加,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运动性横纹肌溶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剧烈运动损害骨骼肌时可导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而剧烈运动产热过多可大量消耗三磷酸腺苷(ATP)导致钠/钾泵、钙离子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钙浓度增加。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又可激活蛋白酶、产生活性氧,破坏骨骼肌。肌细胞死亡可释放大量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磷酸盐,钾和尿酸盐。
横纹肌溶解的临床表现
RM最典型的表现是肌肉症状和浓茶样/酱油色尿液。肌肉症状包括:肌肉肿胀、疼痛、乏力和僵硬,严重者可出现受累肌群的瘫痪;最常累及腓肠肌、大腿及下背部。RM的其他非特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发热和精神症状等。
肾脏并发症的管理
急性肾衰竭是横纹肌溶解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骨骼肌损伤超过100 g,血清触珠蛋白结合能力饱和时,细胞死亡释放的肌红蛋白可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发生率约为10%-50%。此外,电解质紊乱还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NSAIDs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肾脏血液供应,因此,运动时,应避免服用NSAIDs。除NSAID外,其他可导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的危险因素有酒精、肌酸、咖啡因和部分麻醉药。病毒和细菌感染也可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横纹肌溶解的触发因素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相关。
为防止横纹肌溶解,Brogan博士建议,开始运动时应缓慢增加运动量,多喝水。
横纹肌溶解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时,临床医生应确定患者是否出现肌肉肿胀、无力和酱油色尿。 实验室检查尿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可确诊。但需要注意的是,尿试纸检查时,肌红蛋白尿可导致假阳性。
大多数患者,可积极给予静脉、口服补液治疗;密切监测电解质、肾功能和肌酶。鉴于患者通常具有肌肉损伤,因此在治疗横纹肌溶解症时,需与骨科医师合作,防治筋膜间室综合征。
恢复运动“三步走”
虽然目前尚无关于恢复运动的循证指南,健康与军事效能联盟推荐恢复运动“三步走”。第一步: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热;若尿液分析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在72小时后恢复正常,可进入第二步;若未恢复正常,则72小时后再次评估。若尿液分析异常或肌酸磷酸激酶持续升高2周,应咨询专家。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状态进行轻微运动,但一周内仍需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复发,应寻求医护人员治疗。若症状无复发,可进入第三步,逐渐恢复至正常运动水平。若症状持续4周以上需寻求专业治疗,包括精神病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骨伤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骨关节四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东山区骨伤科医院 骨伤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