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运动不仅可以促进钙吸收,增加骨皮质血流量,促进骨的形成,还能增加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灵活性,预防跌倒和骨折,以下6种效果较好。
伸直腰背。专业的说法是进行静力性体位训练,比如坐位或站立时,要伸直腰背,收缩腹、臀,或靠椅背坐直。躺着时应尽量仰面平躺,枕头别太高,让背部伸直,床板不能太软。
每天走5000~10000步。这相当于走2~3公里,能有效维持脊柱和四肢的骨盐含量。如果一天走的步数少于1000步,骨量会下降,多于1万步骨量则增加不太明显。
练握力30分钟。每天坚持做,对于防治桡骨(位于前臂外侧)远端、肱骨(即上臂骨)近端的骨质疏松很有效,这两处也是骨折相对高发的部位,这个方法尤其适合老年朋友。
慢跑2000~5000米。研究发现,爆发力和耐力运动更能维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运动中适当穿插爆发力运动,还可以预防疲劳性骨折。建议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每天2000~5000米慢跑的耐力运动,年轻人则推荐每天50~100米短跑的爆发力运动。
每天两三次俯卧撑。对中青年人来说,每天做2~3次,每次20~50个俯卧撑,对股骨(俗称大腿骨)近端、肱骨近端、桡骨远端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老年朋友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做斜立撑,比如对着墙壁做俯卧撑。
伸展或等长运动。上肢侧平举保持不变,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质疏松;将腿向后伸直保持不变,能防治股骨近端骨质疏松。不妨每天做1~2次,每周3次。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不同,训练前最好接受康复师的检查评测,并据此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训练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渐加力。运动疗法仅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之一,如果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遵从医嘱,配合其他疗法。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东山区骨伤科医院 骨伤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香蜜湖分院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骨伤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科Ⅱ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骨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斗岗西街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铁矿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沈阳市大东区大东路滂江街54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南关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盘锦男科医院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沣河森林公园地铁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