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肝病常识

急性乙肝怎么判断

举报/反馈
2023-12-14 00:55:2239健康网

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无法自行判断是否发生急性乙型肝炎。因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若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临床上可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如明确存在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的情况,或有输血以及血液制品注射史,或者母婴垂直传播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另外还可通过相关检查来帮助确诊,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实验室检查

1.病毒学标志物检测:包括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和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其中HBsAg为阳性代表体内仍有活跃的乙肝病毒复制;而HBeAg提示感染者的传染性较强。如果HBsAg阳性,同时HBV-DNA也是阳性,则表示病毒处于高复制状态,此时病情较严重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2.HBc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是免疫细胞对乙肝病毒感染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结果可辅助诊断既往无乙肝病史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3.ALT(谷氨酰转肽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和AST升高可见于多种原因,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饮酒等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当ALT显著增高,AST/ALT≥0.8,或以ALT升高为主时,应考虑为急性乙型肝炎。

4.白蛋白: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减少,常引起低蛋白血症,表现为营养不良、腹腔积液等症状。

5.胆红素:急性乙型肝炎因肝细胞损害而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即可引发黄疸,主要表现为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黄染等。

二、影像学检查

主要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病变程度,观察有无占位性病变,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三、病理学检查

即肝穿刺活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肝病,在组织活检后结合HE染色、IgG检测等方法,有助于了解肝脏炎症坏死情况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治疗。

此外,由于部分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并无典型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因此建议平时定期做健康体检,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积极处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