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抗体定量超过正常值,是指进行丙肝抗体定量检测后,发现丙肝抗体的定量超过正常值。丙肝抗体定量正常值是0-1U/mL,大于1U/mL即为阳性,小于0U/mL则为阴性。丙肝抗体定量超过正常值,可能是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肝炎等。
1、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果患者曾经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抗体为一种免疫复合物,可以与一部分已感染的丙肝病毒抗体结合,从而出现丙肝抗体定量超过正常值的情况。此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继续观察即可;
2、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丙肝抗体,但无法检测出丙肝病毒抗体,此时机体内还会留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可出现丙肝抗体定量超过正常值的情况。可使用利巴韦林、索非布韦等小分子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使丙肝病毒从体内清除;
3、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可能会导致丙肝抗体定量超过正常值。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治疗原发病;
4、合并肝炎:如果患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没有进行积极治疗,则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此时丙肝抗体定量可超过正常值,可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从而使丙肝抗体定量恢复正常。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