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生提醒:肝癌来临时,头部可能会出现3个异常,不要总忽略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已多位公众人物因肝癌去世。

2021年2月27日下午,香港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去世,享年68岁。其好友田启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吴孟达在2020年底发现自己罹患肝癌时,癌细胞就已扩散,从确诊肝癌到去世仅3个月。达叔临走之前已经非常痛苦了,每隔4小时就要打一次吗啡止痛,但作用已经不大……

2021年2月3日,国内知名音乐人、演员赵英俊,也同样因患肝癌病逝,年仅43岁,其发现肝癌时也已是晚期;

2019年6月2日,香港演员李兆基因肝癌扩散至肺部去世,生命定格在69岁;

2018年9月28日,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年仅54岁;

同一天晚间,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也因肝癌病逝,享年66岁;

……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多?医生直言:生活中4个习惯是祸根,趁早改正

一、全球近一半肝癌在中国,为何肝癌越来越多?

近些年,肝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世卫组织2020年的全球癌症新发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肝癌新发病例达到91万例,其中中国肝癌新发病例就有41万例,差不多占全球数据的一半!

在中国,为什么肝癌的发病率会如此之高呢?来自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李照主任直言:肝病大多是“作”出来的。

肝脏,作为人体生物加工厂,具备合成、代谢、解毒、免疫等功能。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损伤肝脏的健康,比如酒精摄入、肝炎病毒感染、药物还有脂肪肝

第一,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时,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并损伤肝脏健康,可能引发酒精性肝硬化

第二,我国肝癌病例大多是乙肝基础上发展而来,若没有注射乙肝疫苗,且身边有乙肝患者时没有做好防护,就很容易被感染。

第三,肝脏会对药物进行代谢和解毒,盲目服用成分不明的药品、保健品时,很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甚至进一步引发药物性肝炎乃至肝衰竭

第四,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脂肪肝但却没有进行及时干预,脂肪肝也会逐步从轻度发展成重度,甚至演变成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多?医生直言:生活中4个习惯是祸根,趁早改正

二、肝癌来临时,头部可能会出现3个异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胆科医生马烈表示,在所有的恶性肿瘤疾病中,肝癌的死亡率第二,五年生存率仅为10%,因为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病较晚,导致预后不佳。但其实肝癌发生时,头部可能早有预兆,请不要忽视。

1.脸色晦暗

黑眼圈严重可能是睡眠不足或内分泌失调造成的,但也应当警惕肝癌的发生。有20%肝癌患者因期肝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导致大量黑色素生成,就会令患者脸部晦暗,黑眼圈明显,俗称肝病面容。

2.牙龈出血

一般牙龈出血除了口腔疾病,也应当排查肝癌。这是因为肝癌晚期阶段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不仅皮肤会出现淤斑,牙龈也会出血。

3.眼睛发黄

眼睛以及皮肤发黄被称之为黄疸,也是肝癌的一个表现。肝癌发生时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浆中胆红素的水平升高,就会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呈现出黄色。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多?医生直言:生活中4个习惯是祸根,趁早改正

三、3种食物很伤肝,尽早撤下餐桌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此前发布的《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中指出,以下几种导致肝癌高发的食物,应当尽早撤下餐桌。

1、酒精

酒精进入肝脏后会被分解成乙醛,该物质具有一定肝毒性与致癌性。特别是大量饮酒后,体内过量积蓄乙醛,就会对肝脏造成巨大伤害,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并且能够增强乙肝、丙肝病毒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

2、霉变食物

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而1993年世卫组织国际癌症机构就将黄曲霉素列为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尤其喜欢藏匿在淀粉含量高的十五中,比如大米、花生等,生活中若看到霉变食物,应当丢弃处理。

3、高脂高热量食物

肝脏能够帮助我们代谢脂肪、糖、蛋白质,假若总是吃高脂高热量的食物,那无疑会加重肝脏负担,处理不及时的脂肪也会堆积在肝脏而造成脂肪肝,进而引起脂肪性肝炎,炎症持续发作会诱发肝硬化,再发展就可能变为肝癌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多?医生直言:生活中4个习惯是祸根,趁早改正

四、肝癌如何早发现?这几项筛查是肝癌“照妖镜”

肝癌早期可以说基本无明显症状,患者本人也很难察觉到肝脏的异常,而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症状,往往预示着肝癌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那么肝癌到底如何才能早发现呢?

来自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闫杰解释,早期肝癌一般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影像学可以看到直径<3cm的单发肝癌。早期肝癌通过微创射频消融术或外科手术可达到根治,预后好,将来寿命和生活质量也可和常人无异。

而想要早期发现肝癌,那么就要定期进行筛查,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肝脏彩超以及抽血化验甲胎蛋白。通过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能够发现最小直径1CM的小肝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做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都能帮助患者早期诊断肝癌,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多?医生直言:生活中4个习惯是祸根,趁早改正

目前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容乐观,除了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其实不良的生活习惯更是肝癌的导火索。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同时应当做好每年定期体检,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肝癌筛查必不可少。


参考资料:

[1]《肝病大多是作出来的!身体出现这5种异常,可能是肝脏在"求救"…》.科普中国.2022-03-18

[2]《全球一半新增肝癌在中国,这4个危险因素被很多人忽略了!》.健康时报.2020-07-16

[3]《肝癌来时“静悄悄”?早期肝癌为什么不会痛?一文读懂→》.科普中国.2022-10-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5-03-14 11:18:43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继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可以去黄疸吗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对部分类型黄疸有一定辅助退黄作用,但不能替代针对病因的治疗。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胆红素排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部分因肝脏代谢、肠道循环等因素导致的黄疸,其发病机制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经肝脏代谢后随胆汁排入肠道,部分会在肠道细菌作用下排出体外。当肠道菌群失调时,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黄疸症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作为肠道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促使更多胆红素以粪便形式排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起到辅助退黄的效果。还需要注意的是,若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药物干预,可通过增加喂养量、多排便等方式促进胆红素排出。当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辅助退黄时,需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疗程服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而病理性黄疸,如溶血性黄疸需采用光照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促进胆红素分解排出;必要时可能需进行换血疗法,常用的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心静脉换血等;肝细胞性黄疸则需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治疗,可能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等保肝药物。出现黄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应保证充足喂养,促进排便排尿。新生儿可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若黄疸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张继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可以治黄疸吗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不能单独治疗黄疸,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改善部分类型黄疸症状。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使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发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黄染的病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需针对病因治疗,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仅在特定环节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部分被肠道菌群分解排出体外。当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增多,会促使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被重新吸收入血,加重黄疸症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作为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促进胆红素随粪便排出,从而辅助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但这种作用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溶血等导致黄疸的病因。黄疸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依据病因选择方案。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药物干预,可通过增加喂养量、促进排便等方式加快胆红素排出。病理性黄疸中,溶血性黄疸常用光照疗法,利用特定波长光线促使胆红素结构改变排出体外,严重时需进行换血治疗,如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心静脉换血。肝细胞性黄疸需采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宾等修复受损肝细胞。梗阻性黄疸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胆管切开取石术、胆管吻合术等解除胆道梗阻。综上所述,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不能替代针对病因的主要治疗。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若需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日常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与合理休息,新生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进行日光浴辅助退黄,但需做好眼睛和会阴部防护。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及相关指标,若黄疸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腹痛等异常,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张继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的作用有哪些,能治黄疸吗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症状、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抑制有害菌生长等作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不能直接治疗黄疸,但可以作为治疗黄疸的辅助手段。1、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症状: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可补充肠道有益菌,调节肠道内菌群比例。对于因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感染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能通过恢复菌群平衡来缓解,改善肠道蠕动功能和消化吸收状态。 2、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地衣芽孢杆菌可参与肠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合成部分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能促进肠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尤其对消化功能较弱者有一定帮助。 3、抑制有害菌生长:该制剂中的活菌在肠道内定植后,通过竞争营养物质、黏附位点及产生抗菌物质(如细菌素)等方式,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减少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对肠道的损害,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 患者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时需注意:该制剂为活菌制剂,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如需联合使用,需间隔一定时间(通常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以免抗菌药物杀灭活菌影响疗效。储存时需注意避光、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温度一般不超过20℃),防止活菌失活。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观察自身反应,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新的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张继舜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黄疸和腹水有多久生存
黄疸和腹水同时出现时患者的生存时间因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而异,无法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病因和患者状态综合评估。黄疸是血清内胆红素含量升高导致巩膜、皮肤、黏膜等黄染的现象,腹水则是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二者常由肝脏疾病引发,如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等。黄疸和腹水的出现往往提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肝功能超出代偿能力,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和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黄疸和腹水。肝癌患者则因肿瘤压迫或侵犯血管,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腹水形成。此外,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等胆道疾病也可能因胆汁排泄受阻而引发黄疸和腹水。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肝脏功能,还可能引发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重点在于保肝、抗病毒和利尿,常用药物包括保肝药物和利尿剂,如螺内酯、氢氯噻嗪等,以促进腹水排出。若腹水严重,可能需通过手术如腹腔镜静脉引流术来减少腹水。对于肝癌患者,则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肝移植等综合性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如给予高蛋白饮食、保持皮肤清洁等,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黄疸和腹水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