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并不是越高越高,通常抗体阳性时,说明曾经感染或接触过丙型肝炎病毒,而抗体滴度的高低与否,并不能作为判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是否被治愈或是否存在感染的指标。
1、既往感染: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同时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滴度升高,说明患者曾经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但无法被机体清除,体内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滴度会一直存在;
2、药物因素: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可能会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滴度升高,这时可以遵医嘱适量加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使抗体滴度逐渐下降;
3、输血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的患者,如果同时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滴度升高,可以考虑为输血感染所致。如果不存在免疫缺陷,则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存在免疫缺陷,则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4、母婴垂直传播: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的母亲,既往没有给予丙型肝炎病毒疫苗进行预防,而新生儿刚出生时正在母体内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则可能会患有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并不是越高越高,通常抗体阳性时,还需要结合丙型肝炎病毒的DNA定量、肝功能、腹部彩超、甲胎蛋白等检查指标,来判断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否对人体造成损害。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
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