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肝硬度值一般是指肝脏硬度值,即肝脏瞬时弹性硬度值,正常值范围在2.5-7.0kPa,数值越高,提示肝硬度值越高,越容易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情况。所以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肝硬度值,对于判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程度: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硬度值<2.5kPa,则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较轻,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硬度值>7.0kPa,则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严重,此时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如聚乙二醇等;
2、肝纤维化程度:除了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外,还可以通过肝穿刺活检的方法,检查肝脏组织是否有肝纤维化的产生。如果有肝纤维化,则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严重,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3、肝硬化程度: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未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者出现肝纤维化时,如果肝硬度值<8.0kPa,则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较轻,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肝硬化,则提示患者已经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此时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引起肝功能衰竭,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使用DNA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
4、其他:除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外,还可以检查甲胎蛋白数值,通常正常值为0-7.0μg/L,也是评价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主治医师
九江市中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