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以下几种:
1、血液传播: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当中含有一定量的丙型肝炎病毒,如果接触了被丙型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则可能会被感染。此外,共用注射针头、共用牙刷或剃须刀、修脚刀、纹身等,也是常见的血液传播方式;
2、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有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在怀孕、分娩时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婴儿,此时婴儿可能会有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
3、性传播: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可以存在于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经血等体液中,如果健康人皮肤破损,丙型肝炎病毒会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导致健康人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
4、医源性传播:如在不规范的医疗操作、锐器、牙科器械、手术器械等,如果曾经进行过输血或者器官移植,若只针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使用,丙型肝炎病毒则可从医疗用品传播给患者;
5、母婴传播:即病毒通过胎盘、产道、哺乳等方式,进行传播。
为了预防丙型病毒性肝炎,对于一些无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当避免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日常生活中,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当单独使用牙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在就餐时建议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或者使用HCV感染者专用的注射器,以免传染家人。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