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患者针刺伤后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压迫止血、局部消毒、注射疫苗、就医等。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如果皮肤被污染的针头、利器扎破皮肤黏膜,丙肝患者曾经的注射针头再次进入体内,也可能会感染丙肝。
1、压迫止血:如果丙肝患者出现针刺伤,为避免皮肤出血过多,需要应用无菌纱布按压出血部位进行止血;
2、局部消毒:局部皮肤出现损伤,可以用碘伏等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几率;
3、注射疫苗:为了预防丙肝病毒的感染,丙肝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明确是否已经感染丙肝病毒。如果丙肝抗体阳性,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索非布韦、达卡他韦、阿舒瑞韦、达拉他韦等;
4、就医:在丙肝患者出现针刺伤后,需要在24小时内到医院就诊,注射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
丙肝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存在不洁性生活的人群需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脸盆等。在纹身、打耳洞等方面也需要注意,丙肝患者的纹身、打耳洞都需要进行严格消毒,以避免感染丙肝。此外,丙肝患者存在不洁饮食时,有可能导致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不洁饮食。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