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在临床上指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自限性,一般在8-12周左右可以治愈,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疾病可能会逐渐进展,少数患者可能会在感染后6-8年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丙型肝炎一般需要积极治疗,药物治疗的疗程、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1、急性期治疗: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处于急性期,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转氨酶可以明显升高,这时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索磷布韦、达卡他韦等,通常在8-12周可以治好;
2、慢性期治疗: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发展为慢性期,可能会出现疲劳、腹痛、腹胀、黄疸等症状,可以使用聚乙二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需要治疗12周,少数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否则可能会导致肝损伤;
3、无应答期治疗: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处于无应答期,即没有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时,这时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4、肝硬化期治疗:如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期,这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肝硬化的发展,一般需要治疗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丙型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禁烟酒等,饮食上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菠菜、苹果等,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