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产科处理原则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新生儿联合免疫阻断等措施。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来控制病情,减少母婴传播风险。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旨在降低孕妇体内的病毒载量,预防胎儿感染。
2.保肝治疗
保肝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功能状态,提高母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存在明显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孕妇,可考虑使用水飞蓟宾、甘草酸制剂等非处方保肝药物以辅助管理病情。
3.新生儿联合免疫阻断
新生儿联合免疫阻断是在出生后立即给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形成被动-主动免疫保护,阻断HBV垂直传播。针对所有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在出生时、1个月及6个月内完成疫苗接种,并在出生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在整个孕期中,应定期监测孕妇的肝功能和HBVDNA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建议孕妇遵循均衡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增加肝脏负担的食物或饮料,如酒精。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烟台市奇山医院 肝病科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民营
河北省邢台桥西建设路1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虎林市东方红镇
三级 急救中心 公立
淮安市工农路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神头北邵庄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石景山路2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蒙阴县新城东路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