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肝病要治得明明白白

  社会事件的回放:

  一起杀人案件的启示--肝病的治疗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去年3月,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参加嘉兴市秀洲区公务员考试,因体检时被查出“小三阳”而未被录取,一时怒不可遏便向人事干部举起了屠刀!这起案件让全国人感到非常震惊。人们如梦初醒,这才真正注意到,肝病已经从一个医学的问题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肝病患者的生存状况获得了空前的关注,而现实中肝病的治疗却难以令人乐观。

  肝病治疗走入误区

  现在社会上治疗肝病的广告漫天飞舞,让人无所适从。许多医疗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夸大患者病情的严重性,从而兜售自己的治病良方。不少广告也将所售之药宣传得神乎其神。就乙肝而言,现在转阴的药物广告铺天盖地,花样繁多,让人难以分辨。

  对于这点,廖先生有着切身的感受。四年前,在东莞工作的廖先生因在体检时发现患了肝炎,乙肝两对半成大三阳,之后他顺理成章地被公司“无限期休假”。经过三年的治疗,廖先生检查两滴半,发现已经是小三阳。检查肝功能正常。廖先生兴冲冲回公司报到,谁知还是被告之不能上班,因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从此,消灭乙肝病毒就成了廖先生的执着信念。一看到哪里有名医良药,就奔向那里。两年下来,不但将打工赚来的钱花光,还欠了一屁股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服药,现在廖先生的肝功能已不正常,病毒又开始复制,乙肝两对半又重新恢复成了大三阳。廖先生只能感慨,漫漫求医路,何处是尽头?

  专家告诫

  治疗肝病,要明明白白

  治疗肝病的道路,还是在自己的脚下,关键要看是不是对肝病的治疗有清醒、科学的认识,对健康有健全的理解。治肝病要明明白白。我国肝病权威人士联合郑重声明:到现在为止,治肝病,全世界没有特效药,单独用药不能够保证转阴。只有明确目标、坚持联合用药,整体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肝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明明白白一:治肝病要联合用药

  天津华北医院肝病诊疗中心专家介绍,乙肝病毒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医学界对复制环节的了解还不够,所以在实施抗病毒治疗方面还存在治疗方法、用药的单一及认识上的问题。医疗界长期单一使用抗病毒药物,并追求某一种具有绝对意义的药物。结果是导致病毒耐药,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目前国际肝病医疗界提倡联合用药,以消除单一用药的片面性和耐药性带来的后果。中西医联合疗法----西医抗病毒联合治疗+调节免疫治疗+中西医抗肝纤维化治疗,是被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的价值在于:能够多环节、定点靶向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防治病情的发展。因此,作为医生要正确掌握治疗时机,认清权衡利弊,根据定期复查结果为患者定制一套合理的治疗方案。

  明明白白二:治肝病要明确目标

  天津华北医院肝病诊疗中心的专家认为,治疗乙肝首先是要明确目标,不要想一口吃掉一块大豆腐。治疗肝病时,要明白处在肝病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并因此制订出与此相适应的的治疗目标,不能一提治肝炎,就是要转阴。这是一种相当片面的说法和极危险的错误认识。比如,在肝炎病毒复制阶段,治疗的目标就是控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肝脏的损害,防止肝纤维化等;而对于病毒复制减弱,或者几乎没有病毒复制的“病毒携带者”,主要就是考虑肝功能的问题,如果肝功能正常,则暂时可以不予治疗。已经部分肝硬化的患者,治疗的目标应该是控制硬化的发展、维持肝功能的正常。正确认识这些不同阶段的肝病治疗目标,有助于减少患者盲目求医,有助于肝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明明白白三:治肝病要因人而异

  天津华北医院肝病诊疗中心的专家强调,乙肝治疗不能“千人一面”,就他30年的肝病治疗经验而言,几乎每一个肝病病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必须针对每个人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诊疗方案。现在许多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好像不是在看病,而是在卖处方,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视而不见,一上来就是抗病毒药,而患者求医心切,不顾结果盲目服药。这种治疗,效果可想而知。患者必须到正规医院在有经验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专家举例说,不同感染程度在肝脏中病毒的含量各不相同,治疗将采取不同的方案。还比如,幼龄感染是乙肝在我国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且90%可转变为慢性,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也较高,而成人感染者中转为慢性乙肝,或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较低。另外,研究还表明,幼龄感染者多维持长时间免疫耐受,抗病毒药的效果更不明显。由此可见,儿童肝病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和成人肯定是不同的。

(实习编辑:李杏)

2008-11-05 08:43: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