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肝癌

不良饮食习惯造肝癌!

举报/反馈
2008-10-14 08:25:0039健康网社区

  解放军302医院的传染病专家说,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大,病情发展快,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26万人,其中我国占42.5%。专家指出,不良饮食习惯是肝癌的致病原因。预防肝癌要改善饮水条件,防止食物霉变和防治肝炎。其次是监控高危人群。据介绍,有乙肝病史、丙肝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有长期酗酒史并患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均属肝癌高危人群。

  ■我国部分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解放军302医院微创治疗科副主任医师冯永毅说,近些年来,一些肝癌高发区的年发病率已开始回落,但仍有一些地区居高不降,甚至还有增高的趋势。我国部分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之所以呈上升的趋势,冯医生认为:第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很多,这种癌前病变的基数很大。曾患过肝炎和现有肝炎的部分病人正在陆续转变为肝癌。第二,除了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会有新的致癌因素产生。第三,现在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患癌症的概率也在增加。第四,过去由于条件所限,一些病人未能明确诊断出肝癌就已经死亡。近些年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查手段日益增多,病变的检出率也相对增加。第五,其他肿瘤像乳腺癌宫颈癌、食道癌死亡率明显下降,而肝癌由于恶性程度大,治疗效果差,死亡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比例就相对增加了。

  ■不良饮食习惯是肝癌的致病原因

  冯医生说,肝癌的病因至今不十分明确,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和嗜酒等因素有关。

  冯医生指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肝癌患者HBV感染率高达90%,HB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概率较无HBV感染者高数十倍,HBV感染与肝癌高发区域在全球的分布上基本一致,患肝癌的危险性大,肝癌细胞中存在较高的HBV、DNA整合。

  而丙型肝炎病毒被认为是发达国家肝癌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在日本HBsAg阴性的肝癌患者血清中HCV检出率高达76.2%,在西班牙肝癌患者HCV抗体阳性率高达63%.HCV感染大多数通过血液途径,随着血制品应用的增多,HCV感染在我国也有上升趋势。

  同时,黄曲霉素是肝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其污染多见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在温湿地区肝癌的发生和死亡率高,就是因为黄曲霉素的致肝癌作用。

  另外,饮水污染与肝癌相关。微量元素与肝癌发生也有关,曾有报道血清硒水平肝癌低于肝硬化,肝硬化低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低于正常人。肝癌患者术前血硒含量接近健康人水平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差。

  近些年,随着染色体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已经证实,肝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肝癌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两大方法预防肝癌的发生

  冯医生指出,预防肝癌要改善饮水条件,防止食物霉变和防治肝炎。其次是监控高危人群。对早期无临床症状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肿瘤的发展,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做到防患于开端。

  对于肝癌而言,有乙肝病史、丙肝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有长期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属高危人群。冯医生认为,这类人群需定期地随访观察,应至少每半年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学指标。冯医生说,大多数病人是经过肝炎→肝硬变→肝癌的过程,10%的肝炎病毒直接整合在肝细胞里,引起突变,直接造成肝癌。因此,肝功正常的所谓病毒携带者也要按期检查,千万不能大意。

  冯医生特别提醒,饮酒损害健康,特别是对肝脏、胰腺和胃的损害是很大的。长期饮酒可促进肝硬变或加速肝癌的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喝酒的话,酒精可以促进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整合到肝细胞里面去,使正常的肝细胞发生变异而变成肝癌细胞。

  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饮食中经常含有致癌物质,就较容易促发肝癌。因此,冯医生建议人们,要建立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切忌食用发霉食品,尽量选食新鲜食物;尽量少食油炸食物,注意一些陈腐油类中含有丙二醛,它也能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异,导致变异蛋白质的细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向初期癌细胞转化。

  ■肝癌患者选择肝移植应更慎重

  解放军302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志伟指出,由于肝癌的非移植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手术风险和医疗花费也远比肝移植小得多,加之,其并发症的处理也比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更容易,所以,原则上,肝癌患者选择肝移植应当非常慎重。

  传染病专家指出,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经得到内科医师、患者的认可和社会的接受,但国内肝移植目前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肝癌及肝胆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肝移植亟需规范化。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是不可切除之大肝癌,肝内外门静脉系统中已经有癌栓者占国内肝移植患者1/3,甚至50%以上。移植后不管怎样积极治疗,一年内复发率可达80%,三年生存率<30%。最快可在术后两个月之内即广泛播散,为晚期肝癌尤其是门静脉大分支内有癌栓者做肝移植,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供肝来源和社会资源。

  第二,乙肝病毒感染复发及再感染(来自供肝)是妨碍肝移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术前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术后规范的、长期的联合应用拉米呋定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和监测,也应完善对供体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

  第三,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移植术后肝炎复发率可达90%,移植前后如不加有效治疗,是导致患者移植后迅速发生肝硬化(两年之内)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术后胆道、血管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