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重症肝炎研究又有新成果!

  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证实,通过促成Fgl2/fibroleukin表达C5a/C5aR信号通路在病毒性急性重症肝炎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2.003)接受并在线发布。

  第三军医大学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玉章(Yuzhang Wu)和许桂莲(Guilian Xu)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吴玉章教授其长期从事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率先将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免疫学,以“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为研究方向,是我国免疫学领域的知名青年专家、免疫识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延伸阅读:长江学者吴玉章Blood发表免疫研究新成果 )。

  急性重症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 ,FH)是具有很高死亡率的一种严重临床疾病。患者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令肝功能严重受损,最终导致肝衰竭、令患者休克昏迷,最终死亡。缺乏对急性重症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解阻碍了开发有效的临床疗法。

  补体系统由30多种蛋白组成,抵抗组织损伤、致病原的侵袭以及其他的外来因素均可导致补体的活化。补体裂解C5a最先开始只被认为是具有趋化作用和致休克作用,后来的研究发现C5a是天然免疫反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来的研究发现C5a遗传差异与小鼠品系对鼠肝炎病毒MHV-3的敏感性之间存在关联,由此研究人员推测补体过度活化有可能在急性重症肝炎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MHV-3感染导致易感小鼠品系体内大量补体活化,血清C5a水平迅速形成,快速形成了急性重症肝炎。C5a受体(C5aR)缺陷小鼠或是用C5aR拮抗剂(C5aRa)处理易感小鼠显示疾病显著缓解,Fgl2明显减少。Fgl2是引起感染肝坏死的一种标志蛋白。

  与之相一致,来自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活组织标本显示Fgl2表达显著升高,其与肝脏中的C5aR上调相关。在体外,给予C5a可促进MHV-3诱导巨噬细胞分泌Fgl2。而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抑制ERK1/2和p38则可有效地阻断C5a介导的Fgl2生成。

  这些数据第一次证实了,在小鼠中MHV-3诱导急性重症肝炎依赖于C5a/C5aR互作,ERK1/2和p38信号通路参与上调了Fgl2表达。抑制C5a/C5aR互作预计可让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获益。

2014-03-14 20:08:16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