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甲肝疫苗该怎样“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途径。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是急性期的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他们的排泄物可以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和健康人群,进食被甲肝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水源,与甲肝患者共同使用餐具、茶杯、牙具等各种物品,都可以受到传染。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可造成散发或暴发流行。

  甲肝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我国研制的H2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用1毫升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2~5周后人体即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抗体阳性率达93%,至免疫后3~10周抗体阳性率可达100%,保护期至少可维持5年。国外生产的甲肝疫苗多为“灭活疫苗”,已有其它肝病者首次接种疫苗后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较健康人低,但如果6个月时加强免疫一次,再过1个月后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与健康人相似。

  接种甲肝疫苗有严格禁忌症甲肝疫苗属于非血源生物制品,接种后不会传染甲肝及其它疾病。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均可接种。但甲肝疫苗接种有一些严格的禁忌症,以下四种人群不适合接种:身体不适、发热,腋温超过37.5℃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其它严重疾病者;患有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过敏性体质者,尤其是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疫苗有过敏反应者。

  人体对甲肝疫苗的耐受良好,大多数人接种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在针孔处出现短暂的炎症性反应,有的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或轻微疼痛,上述反应一般在24~72小时内消退,属于正常的不适反应。极少数人可出现疲乏、发热、厌食、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关节痛等症状,这种全身反应,通常也是短暂的,大多在24小时内可自行缓解。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必要时可采取对症治疗。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4-21 08:50: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