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脂肪肝常识

让美国总统犯愁的肝病

举报/反馈
2008-03-25 14:09:0039健康网社区

  2003年,一份由美国医学顾问组提交的报告,摆在美国总统布什的案头。这份报告中的“肝病的负担”,一反常规地把脂肪性肝病摆在第一位,而原来的“老大”病毒性肝炎则放在第二位。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为防治“脂肪肝”支出的医疗费刚将更加庞大。脂肪肝成了美国总统最犯愁的肝病。

  有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的脂肪肝患者人数,较2001年增长了一倍,而且继续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向上攀升。

  脂肪肝的发病在中国同样不容乐舰。据曾民德教授介绍,脂肪肝在我国的发病率大致是20%。曾教授调查发现:上海市的脂肪肝患者人数,在7年问上升了一倍。

  脂肪肝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足巨大的:15%的患者会从单纯性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维纤化、肝硬化,更有3%的患者会进展为肝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

  更要命的足,约1/4的脂肪肝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肝病,其中以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炎最多,这无疑足雪上加霜。

  脂肪肝的发病会不会男女有别呢?“在小于50岁的人群中,男性多一点;大于50岁,男女发病差不多。”曾民德教授回答说。巧合的是,50岁也是脂肪肝危害的一个分水岭。曾民德教授介绍,脂肪性肝病可使50岁以下患者的寿命缩短4年,50以上患者的寿命缩短10年。 肝脏肝脏:人体最累的器官

  脂肪肝,就是指肝细胞内堆积过多的脂肪。曾民德教授告诉笔者,正常成人的肝脏约重1.8千克,脂肪重量占其湿重的2%~4%。如果比莺超过5%,或超过30%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浸润(肝细胞脂肪变),就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按脂肪堆积程度及所致危害,分为三型: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按发病因素,脂肪肝又分为酒精性与非酒精性两种,前者是因为摄入酒精过多导致,后者则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有关。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是人体最大的脏器,足除脑之外,具有最复杂功能和多元功能的脏器。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肝脏竟有500多种功能,能够合成井降解500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

  肝脏也是一个很勤劳的脏器,即便足跳个不停的心脏,也比不上它。因为心脏还知道保护自己,每跳一次,就会休息一‘下;而肝脏无论是在人安静、活动时,都在不停地工作。

  脂肪细胞承担着人体“能量储存库”的责任。当“库存”已满,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脂肪会跑到肝细胞里存起来,这使得肝脏又多入一项“工作”。

  “肝脏已经是人体最累的器官,如果再增加一项能量储存的工作,更让它喘不过气来。”曾民德教授这样说道。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四十出头的张先生,最近在单位体检时发现有脂肪肝说胖人才得脂肪肝,可张先生的身材,甚至可以用“苗条”来形容,而且张先生平时并不酗酒,因而被扣上“脂肪肝”的帽子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在曾民德教授看来,这不奇怪,因为“瘦人”同样可以得脂肪肝,而且这种现象在东方人中并不少见。这是由于东方人体内有一种利于人体能量储备的“节俭基因”。这种“节俭基因”是在长期物质条件不丰富的情况下形成的,其作用是让更多的能量储备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就如同持家有道的家庭主妇,会尽量节衣缩食,以多存些钱到银行。这原本是好事,但如今人们的生活已得到很大改善,吃得好了却动得少了,而“节俭基因”仍继续在起作用,摄人的能量过多地变成脂肪存在肝细胞中,结果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肝,要不要吃“保肝药”

  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患有脂肪肝后,就自己买“保肝药”或保健品来吃。曾民德教授提醒,这样做并不明智。

  在曾民德教授看来,所有脂肪肝患者都需要接受治疗,但治疗手段并非仅限于药物和保健品。对大多数脂肪肝患者而言,节食、锻炼等非药物治疗,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对肥胖者而言,减肥足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唯一有效措施。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脂肪肝不足病,小需要药物治疗”。

  曾民德教授介绍,通常情况下,脂肪只会在肝细胞内无害堆积,这种单纯性脂肪肝并不会造成肝脏的严重损伤。但重度脂肪肝,如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或脂肪性肝硬化,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因而对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控制体重、降低血糖、调整血脂,有助于肝内脂肪沉积的消退;此外,可加用保肝药物,如易善复、维生素E等,以阻止肝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当然,保肝药物是一种辅助措施,患者仍然需要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否则就是治好了脂肪肝也会复发。

  要提醒的是,保肝药物不要自己随意乱买,因为现在的保肝药市场“龙蛇混杂”,而肝脏又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易受药物的伤害,乱服药只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采访中,曾民德教授一再强调:患者要“慎服降酶药物”,原则上不用或不单独使用五味子类(如联苯双酯、垂盆草冲剂)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药物。因为一见转氨酶升高就服降酶药,就如同一见发烧就服退烧药,烧退了但病却没有好一样。此外,这样做会掩盖肝病的病情,扰乱医生判断。因为可致转氨酶升高的不只是肝脏疾病,其他系统的疾病,甚至正常生理状况下,也可以出现转氨酶升高。

  有一些人认为,患了脂肪肝就一定是高血脂,就要吃降血脂药。这种看法也有失偏颇。曾民德教授指出,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至今国内外尚无正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的堆积。

  饮食运动。给你方案正如上面所说,脂肪肝的治疗,最根本的就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包括节制饮食、增加运动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节制饮食也即“管好自己的嘴”。脂肪肝患者应当一日三餐,定时限量,食谱应当是低脂,适量糖类、高蛋白及足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曾民德教授推荐的是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4+1”方案。

  这个方案中的“4”,是指每天的饮食包括以下4项:400克谷类(米饭、面等主食),300克蔬菜与水果,200克奶与奶制品。100克禽肉蛋类。 “l”则指的是适量的油盐酱醋。

  脂肪肝患者应当加强运动,在曾民德教授看来,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最为适合。他推荐的是“357”方案,即30分钟内走3000米。一周5次。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170一年龄。

  至于需要纠正的不良生活习惯,曾民德教授特别提到“早餐”和“夜宵”。

  曾教授认为,早餐非常重要。一天三顿要做到“早好、中饱、晚少”。也就是说,早上吃得好,保证热量,若吃不好,两小时后脑血流供应就会减少;中午要吃饱;晚上吃七分饱即可。

  现代人喜欢晚睡,因而常常吃夜宵。但曾教授说,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合理,而且从防治脂肪肝的角度来看,应当“严格禁止晚上12点以后吃东西”。因为这是能量消耗自我调节时期,此时吃的东两,代谢产牛的脂肪会“不跑到脂肪细胞,而去到肝脏储存起来”。

  “极速”减肥,得不偿失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减肥是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的患者求治心切,知道自己患了脂肪肝以后就拼命减肥,甚至采取“饥饿疗法”,再配合超负荷运动,使体重在短时间内骤降。对于这种“极速”减肥,曾民德教授并不赞同。

  曾民德教授将减肥方法按效果分为三大类:(1)无效减肥,即每个月体重下降少于0.45千克;②有效减肥。即成人每周体重下降1.2千克左右。儿童每周体重下降0.5千克;⑧有害减肥。即成人每周体重下降超过1.5千克,或每月下降超过5千克:儿童每月体重下降超过2千克。

  曾教授告诉笔者,快速减重虽可使肝内脂肪消退,但体重下降过快,脂肪分解产生的过多脂肪酸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使肝内炎症和纤维化加重,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甚至诱发脂肪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

  在采访的最后,曾民德教授总结了脂肪肝防治的正确观念,即“全民预防、未病先防、已病早治、节食多动、轻松生活,少饮酒,慎用药”。他认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远离脂肪肝的危害。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